■对于百万亿元存款这块大“蛋糕”,需要合理分流,善加利用。一方面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让消费引擎马力更足,并把那些存款“被平均”人群的生活负担减下来;另一方面大力促进直接融资发展,为百姓开辟稳定、有回报的投资渠道
年中,一系列经济新数据成为热点。其中,央行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迈上百万亿级大关。这一历史性数字变化,再次引发人们对巨额储蓄的关注。
高储蓄率是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老百姓而言,闲钱存银行,也一直是最主要的理财方式。正因为此,尽管这些年利息率涨涨落落,存款额却一直稳步增长。央行今年第二季度的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6.2%,较上季增加1.7个百分点,其比例远高于倾向“更多消费”和倾向“更多投资”的居民。储蓄依然是人们心中的“最爱”。
中国老百姓为何如此偏爱储蓄?有人认为,这与长期以来“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传统美德有关,是天性使然。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尽然。有心人也许还记得,2010年底央行发布的储户问卷调查显示,45.2%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首次超过“更多储蓄”成为第一选择。还有,2000年和2007年前后,沪深股市走出大牛市,储蓄也由此出现两次“大搬家”。由此可见,人们对储蓄的钟爱并不总是心甘情愿,而多多少少有些无奈。
巨额储蓄的背后,是“有钱不敢花”的无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储蓄增加了,并非钱多得花不完,而是必须另作它用。买房、养老、大病医治、子女教育是人生大事,也是需要大笔花钱的地方。在这些方面,有待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无法为人们提供明确而稳定的未来预期,百姓只能通过增加储蓄来积攒应对风险的“安全感”。虽然账户上的数字在增加,心里的压力却没减少,手头也没感觉更宽裕。于是,各种即期消费只能被牺牲掉了。
巨额储蓄的背后,是“有钱无处投”的无奈。有经济学家曾说,银行储蓄是“穷人补贴富人”。这样的观点也许有些极端,但老百姓对储蓄那点微薄的收益很不满意,由来已久。无论是2007年的全民排队买基金,还是这两年各类理财产品的热销,都反映出人们拓宽投资渠道的努力。然而,客观地看,目前广大百姓依然缺乏安全稳定的投资途径:股市重融资不重回报,亏多盈少,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期货、外汇等市场不仅风险高,而且对专业知识要求多;理财产品一度被看作无风险,现在才知道其中陷阱重重,有些风险也不小。在各种尝试“失败”之后,很多人不得不又退守到储蓄上。
对于有些人来说,巨额储蓄的背后,还有“被平均”的无奈。100万亿元存款中,住户存款只占不到一半,更多的是企业存款和财政性存款,也就是说,老百姓的钱包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鼓。在属于居民的那部分储蓄中,也存在结构上的不均衡,有些人多,有些人少,有些人甚至还在为入不敷出而烦恼,其存款是负值,以至于有网友自我调侃“拖了祖国的后腿”。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巨额储蓄的利弊也需要斟酌。在特定阶段,高储蓄率对于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中国经济之所以在过去30多年得以腾飞式发展,投资是主要动力,而巨额储蓄正是投资资金的源泉。然而,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要转向更多以消费拉动,实现内生型增长。高储蓄率显然不利于这一转变。某种意义上讲,高储蓄率是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居民财富不够多元的一个表现。此外,大量金融资源积聚在银行体系,使银行承担了过多系统性风险,对于那些银行并不特别擅长的领域,如小微企业等,金融支持也可能缺位。金融体系的安全和效率都受影响。
当然,百万亿元存款绝不是经济发展的“包袱”。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也是宝贵的金融资源。对于这块大“蛋糕”,需要合理分流,善加利用。一方面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让消费引擎的马力更足;同时,把那些自嘲“被平均”人群的生活负担减下来,为正在拼命存钱的人们提供更坚实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必须大力促进直接融资,并完善相关制度,为百姓开辟稳定、有回报的投资渠道。盘活好这个巨大存量,是中国经济未来棋局的重要一步。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2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