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年,人们总觉得只有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才有油水可捞,那些ETF、债基的基金经理都是在清水衙门里面,只能规规矩矩的过日子。而4月以来,这样的印象彻底被颠覆。一个债基经理被抓,一个债基经理被告,一个ETF经理被取消任职资格,这一桩桩事件印证了这样一个俗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股基以外基金经理接连出事
最近十余天,股基以外的基金经理接连出事。
4月15日,有消息传出,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万家添利债券基金基金经理和万家14天理财基金经理邹昱因债券操作违规,涉嫌利益输送,已被监管机构带走协助调查,本人也被控制。万家基金4月17日发布公告称,邹昱因个人行为正在被公安部门调查。“债券基金也会出事吗?”人们开始审视债券基金这一领域。研究之后,人们得知,债券市场里面有一类投资机构被称为“丙类户”,他们的活跃存在往往给债市灰色交易提供了可能。比如说,可能会有一些人在一些机构养券后将收益划到自己的账户中,或者收受回扣。由于交易债券的资金都是大额的,动辄上亿,一旦有灰色交易,利润比股票大多了,因为数额巨大。
4月19日,又一个债基经理也被曝出了问题,他就是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马喜德。媒体报道,马喜德在今年3月被湖南省宁乡县人民检察院起诉,起诉书称,“在2008年3月到12月期间,马喜德和同伙串通配合,涉嫌挪用银行、任职公司的35亿元资金,先后操纵200余次债券买卖,将原本应属于银行、易方达等公司的债券利益输送给了其同伙公司,共牟利4900万元。”此事曝光之后,易方达基金连发两则公告,一方面表示事件“基本属实”,并“暂停马喜德相关基金经理职务”,另一方面又称“马喜德本人从未向公司报告其涉案情况,2013年3月11-13日马喜德以亲属病重为由请了事假,因此,其3月11日出庭公司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出事的基金经理并不只是债基类型的,还有ETF的。证监会4月19日通报,鉴于南方基金公司相关人员的玩忽职守行为给南方沪深300ETF基金份额持有人造成了较大损失,决定取消南方基金基金经理潘海宁任职资格等监管措施。此前本报曾有报道,南方基金公司管理的南方沪深300ETF在集中申购期超过沪深300指数自然权重大比例接受永泰能源股票换购,致使建仓期基金资产遭受严重损失。证监会核查后发现,南方基金公司在南方沪深300ETF投资过程中未能履行谨慎勤勉义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薄弱,缺乏ETF募集期股票换购的相关制度规定;合规及风控管理制度未能覆盖ETF基金投资环节;关于永泰能源投资的相关决策过程未能留痕等问题。对此,证监会认定基金经理潘海宁为不适当人选,3年内不得担任基金经理或实际履行上述职务,对ETF投资总监刘治平采取出示警示函,并要求南方基金进行整改,拿出自有资金4799万余元对相关基金份额持有人进行赔偿。
监管力度不断加码 市场严重受压
随着近来系列事件的爆发,监管层的惩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拿南方基金来说,证监会责成南方基金公司运用自有资金4799万余元对相关基金份额持有人进行赔偿,如此处罚力度在基金业中十分罕见。
而债基相关事件的惩罚力度就更大。目前,针对债市黑幕的执法风暴已经超出了金融监管部门行政稽查的范畴,升级为全面的刑事调查。中信证券杨辉、万家基金邹昱、齐鲁银行徐大祝、易方达债券基金经理马喜德等人均被传出遭有关部门调查,涉资巨大的债市“黑幕”堪比股市“老鼠仓”。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将密切关注债券案进展。而据媒体报道,24日央行召集各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开会研究债市内控问题时提出,要求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自查,防范债券交易风险,同时表态将规范代持业务,对丙类户要逐步取消或升级。
债市风暴已经让市场有了反应。从债券市场表现来看,近些日子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已是哀鸿遍野,成交个券多数下跌,且跌幅较上周显著扩大。不少机构开始担心债券市场会进入熊市。申银万国方面表示,此次监管排查是以“顺藤摸瓜”的方式展开,事态可能还会继续扩大影响,在接下来的数周内,债市很可能会继续承压。
伴随着债市的下跌,债券基金的净值下跌和赎回增加。据悉,某合资基金公司的债基掀起了一轮赎回狂潮。不少的债券从业人员也证实,由于保险公司有自己一套完善的风控流程,不少保险公司已从前期出事的基金公司那里将自己的资金全部赎回。
而债券基金的发行也出现了问题。“现在老百姓看了监管新闻,知道债市有问题,所以都不愿来买债基了。”某基金公司销售人员表示。
启示:阳光化才能杀菌 出来混总要还
无论是债基还是ETF,都是此前人们并未给予足够关注的领域。现如今,人们一直以为安全无害的地方连续出现硕鼠,这更给了基民强烈的心理冲击。随着这些股票基金以外的基金走到了风口浪尖,人们对公募基金的信任度再度下降。“大家最好发起一个基金赎回行动。”不少投资者很愤怒。
证监会发言人称,全体基金公司要时刻牢记把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切实做到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受托职责。这说得非常对,但需要基金反思的不只是这一点。
对于很多基金公司来说,他们并不重视宣传。在他们看来,基金业绩和渠道沟通能力是基金发展唯二的法宝。宣传、客户服务这些并不是基金的核心竞争力,低调才是王道,宣传多了容易惹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这样的思维之下,能回避聚光灯的,就尽量回避;客户服务、媒体沟通这些工作能外包的就尽量外包,降低成本才是硬道理。但这样带来的弊端,在如今显现无余。
第一,在不被人注意的环境下,基金这些产品一开始确实少了不少麻烦,但这也纵容了部分人的贪欲。大家都不关注这里,那么我做手脚的成本就低,做点什么捞点油水就容易,可当人越陷越深之后,事情一出来,就让人翻不了身。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逍遥一时容易,逍遥一世难。如果一开始,基金公司就能展开多角度全方面的宣传,在阳光照耀之下,阴暗也就难以滋长。
第二,基民反应激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之前投资者们并不知道他们买的债基是干吗的。别说基民不知道,甚至很多理财经理都不清楚。原有的印象一旦被打破,心理受到的冲击反而更大,由此产生的对基金的不信任也更浓了。如果,基金的服务能够更加透明化,让投资者真的明白他们买的是什么东西,那么,相信投资者对待负面信息的反应力度也会相对弱一些。
“目前新基金的发行数量众多,但是很多产品的市场营销宣传却很少,有些公司甚至不做了。这样一来的直接效果就是不仅仅投资者不知道有一些新基金在销售,即使专业做基金研究的人对一些新基金也非常陌生。对公募类的基金公司来说,在财富管理市场上公募基金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公开宣传。现在在发行大潮的冲击下,很多基金公司的上述做法实在让人费解,如果行业整体开始倾向于淡化宣传、放弃宣传,那么等于是自废武功。未来公募基金公司要想胜出,除了必须要做好业绩之外,积极主动实施道路的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工作说小了对于基金公司自身有利,说大了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和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有力,因此公开宣传这是一个公募基金特有的重要优势,不仅不应丢反而更应该加强。 ”基金研究者王群航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