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完美赎身 美国政府或获得高达227亿美元收益--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保险频道

AIG完美赎身 美国政府或获得高达227亿美元收益

《环球企业家》记者 沈旭文

2013年01月11日08:20        手机看新闻

重生之路充满峰回路转的跌宕和伺机而动的狡黠

虽然美国政府对美国国际集团(AIG)的紧急救助,可能将成为金融危机以来最经典的企业拯救案例,但美国财政部的官员们显然更愿意对这个看上去堪称完美的结局,保持低调与缄默。

当地时间2012年12月11日,AIG正式对外宣布,美国财政部将出清手中所持的AIG股票,美国财政部2008年对AIG总额高达1820亿美元的救助行动亦随之结束。根据近期AIG股价,并算上财政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此前分批沽售AIG股票所获盈利,美国财政部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这场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机构救助行动,预期能为纳税人获得227亿美元的巨额盈余。

财政部官员毫不居功自傲的“谦虚”态度,其实并不难理解。美国舆论界早已指出,作为此次金融危机中接受政府援助最多的企业,对AIG的紧急援助同样被不少人视为一场极具争议的政府干预行为。尤其是在2009年一季度,刚刚获得政府注资不久的AIG即披露,根据信贷违约掉期合约共向美国和欧洲多家金融机构赔偿930亿美元,这立即引发舆论界一片哗然。

“人们质疑的重点是,对AIG的救助是否已经变成拿纳税人的钱,去满足其他金融机构的贪欲。尽管AIG只是按照早已定好的合约行事,但要知道,在当时华尔街已沦为众矢之的的情况下,这样的举动会被视为‘政治不正确’。阴谋论者也会将这一点视为金融寡头控制政府决策的例证。”一位当时供职于华尔街的投行人士表示。但亦有部分业界人士认为,恰恰是借助AIG的渠道,美欧多家主流机构才获得宝贵的资金注入,进而避免了因多米诺效应而使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和加剧。

如若撇开至今未有定论的政治争议,AIG重获新生的历程,也并非完全是一个企业通过大幅“瘦身”进而实现自救的俗套案例。与之相反,AIG的“还魂记”似乎更多充满了否定之否定的矛盾,峰回路转的跌宕以及伺机而动的狡黠。

卖,还是不卖?

作为AIG重生之路的主要规划者,AIG现任首席执行官Robert Benmosche最主要的业绩,在于成功帮助AIG剥离了大量非核心业务及海外资产,进而为AIG扭亏为盈并偿还政府注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2009年8月临危受命掌舵AIG之时,Benmosche所做的第一件事,恰恰就是暂停了AIG对旗下资产的盲目甩卖。

自2008年政府大手笔注资之后,尽管在高管奖金等问题上,AIG管理层不时令奥巴马政府陷于尴尬,但在“瘦身还”的问题上,AIG的态度不可谓不积极。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8月近九个月的时间内,AIG陆续出售了旗下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AIG私人银行(AIG Private Bank Ltd.)、从事机械相关保险业务的Hartford Steam Boiler(HSB)、在墨西哥和俄罗斯的消费金融子公司和台湾友邦国际信用卡公司[AIG Credit Card Co (Taiwan) Ltd]。不止于此,AIG分别出售了其在加拿大的人寿保险业务、在东京的日本总部大楼和在纽约曼哈顿的集团总部大楼。这些交易共为AIG带来了超过30亿美元的现金收入。

然而在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些资产实在卖得有些便宜,更关键的是,这种资产剥离似乎毫无逻辑可言。甚至有美国财政部内部人士认为,如果AIG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处置资产,即便将非核心资产都卖光了,美国政府也很难在数年内收回对AIG的全额救助款。作为资产贱卖的一大副产品,市场对AIG的信心也在2009年7月再次跌入谷底,AIG的股价也创下当年3月以来的新低。

2009年8月,担任AIG董事长兼CEO11个月的Edward Liddy正式宣布退休。这位在2008年临危受命的金融圈老手,尽管在AIG资产剥离的问题上颇有瑕疵,但其确保政府救助顺利注入的一系列努力,起码为AIG保留了重生的希望。而Liddy的继任者,正是曾担任大都会人寿CEO长达八年之久的Robert Benmosche。

Benmosche在上任伊始,立即对多个正在进行中的资产剥离项目进行了重新评估,同时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主营业务的重振上。在外界看来,这位个性强硬的CEO并不希望在一个卖不出好价钱的市场上继续过快地出售AIG的优质资产,尤其是像友邦保险这样能够持续为AIG提供强劲现金流的保险资产。

同样暂缓出售的还有日前面临中国财团并购的International Lease Finance Corporation (ILFC),这家以飞机金融租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曾一度被视为AIG最容易剥离的非核心资产。然而,AIG最终还是以潜在买家出价过低的缘故,暂停了对ILFC的剥离行动。

另一方面,尽管与国会和纽约州监管部门因为AIG高管薪酬问题而龃龉不断,Benmosche仍坚决延续了Liddy充分利用政府救助措施的方针,将包括友邦保险及美国人寿保险公司(Alico)在内的大量拟剥离资产股权转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代持,从而为AIG的有序重组赢得时间。

2009年三季度开始出现的经济复苏,也帮了Benmosche的大忙。伴随着经济复苏和全球股市市的回暖,全球寿险行业在保费收入及投资收益两方面的境况均得以极大改善。AIG旗下主营寿险业务的SunAmerica Financial Group便在AIG声誉受损的巨大压力下,依旧在多个寿险产品类别上保持着市场占有率行业前十的地位,这也令AIG的主营业务得以歆享2010行业复苏所带来的红利。虽然直到2010年四季度,SunAmerica Financial Group获得的续保收入以及养老金存款仍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业绩状况已经明显好转。

在AIG的另一主营业务财产保险和意外保险领域,AIG旗下负责这部分业务的Chartis公司虽然在2010年四季度大幅计提了42亿美元的新增赔付准备金,且当年保单总价值进一步下降了8%,但通过增加销售经纪人佣金,以及适当缩减巨灾险和员工赔偿险的销售,Chartis在2010年基本完成了业务重整。这一业务整合的效果,在2011年得以逐步体现。2011年四季度Chartis获得了3.48亿美元的净利润。

高价脱手

虽然AIG停止了对资产的盲目甩卖,但Benmosche却并非如AIG管理层在接受政府紧急救助之初规划的那样,希望最大可能保留AIG庞杂的资产帝国。在发现合适的交易机会后,Benmosche亦会毫不犹豫地成为交易推动者。这种角色转变,在AIG处置友邦保险的过程中,更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在Benmosche上任之初,AIG原本计划将以亚洲为主要市场的友邦保险在香港上市,借此获得融资以维持经营并尽可能偿还部分政府救助。Benmosche改变了这一计划,转而希望将友邦卖给英国保险巨头保诚集团(Prudential),以获取更多的资金回笼。

但这一方案在AIG内部,却遭遇了以时任董事长Harvey Golub为首的反对者的阻击。在Golub等人看来,作为AIG少数保持稳定盈利且位于新兴市场的保险资产,友邦保险的控制权对AIG的复兴显然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对友邦保险极感兴趣的保诚集团,同样不断向股东描述友邦所具有的巨大价值,而这种吹捧不仅坐实了Golub们的担心,更引发了其他人对友邦保险的兴趣,并使得AIG为友邦开出的卖价不断升高。最终,由于价格原因,保诚集团于2010年6月放弃了对友邦的收购。AIG也回到了令友邦保险IPO的原点。

作为这场失败交易的另一后果,Benmosche立即以辞职相威胁,要求获得对今后公司业务更大的决定权。这一举动也直接导致他和Golub矛盾的激化,并令Golub因无法获得多数董事会成员的支持而于2010年7月黯然离职。

2010年10月底,友邦保险在港交所挂牌,但AIG仍旧放弃了友邦三分之二的股权,并以此获得了200亿美元的现金回笼。而在2012年3月、9月和12月,AIG又择机出清了手中全部的友邦股权,这三次减持又为AIG带来了一百多亿美元的现金收入。

正是基于局面趋于平稳的判断,2010年9月底,美国财政部与AIG就加快偿还政府紧急救助资金达成协议。这也拉开了美国政府逐步减持AIG股票的序幕。2011年1月,美国财政部宣布AIG已完成资本重组,并将其在AIG持有的近80%的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

未消逝的野心

在2010年友邦保险IPO之后,AIG不再有大规模资产剥离行动,而是进入了稳步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并重新试水其他金融产品的稳定复苏期。可耐人寻味的是,看上去一直在全面收缩战线的AIG,却在2011年2月向日本富士火灾海上保险公司发出收购要约。彼时,AIG已经持有该公司55%的股权,并希望以470亿日元获得该公司剩余的45%股份。而在日本地震发生后,AIG仍决定按原计划收购这家提供意外保险的日本企?业。

这一收购案例,亦被业内人士视为AIG始终未放弃其全球扩张野心的例证之一。“AIG还是看好亚洲市场发展潜力的。把友邦保险这些资产卖掉,并不一定是撤退,反而有可能是更方便地调整在亚洲市场的布局。”一位在华外资险企高管表示,友邦的主营业务是寿险,AIG减持友邦的同时,却从2011年起依托旗下的美亚保险加强了对国内财产险市场份额的争夺。其对富士火灾海上保险的收购,同样包含着AIG加强对日本财险意外险市场掌控力的意

一位友邦保险内部人士也表示,退出友邦并不代表AIG将放弃亚洲寿险市场,相反AIG或许将会通过与亚洲本土保险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等形式,重新在亚洲发售寿险产品。2012年11月下旬,AIG被指正与中国人保接洽,设立合资保险企业以销售寿险产品。而这一合作亦与AIG参与人保IPO相关联。

Benmosche个人的雄心或许也决定了AIG在海外市场上只是伺机而动,而非全面收缩。一位曾与Benmosche接触过的国内金融业人士就表示,一旦AIG融资状况完全恢复正常,AIG在保险市场上发起新一轮并购,则并不令人奇怪。“Benmosche在大都会人寿时,成功实现了大都会的上市。他在AIG的作为也绝不会止于还清政府救助。他才66岁。”

(责任编辑:朱瑶、贺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