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金容易賣金難!此前在黃金暴跌行情中買金欲套現的消費者有點苦惱:飾金回購渠道少每克損失近百元
■新快報記者 陸琨倩 實習生楊鈺博
黃金暴跌引發的購金熱潮退去后,未來怎麼獲利回吐?近日有消費者就向記者反映,購買飾金后才發現,要回購飾金幾乎沒有什麼渠道,而且即便能夠回購,回購價與即時飾金價格也相差近百元,幾乎可“鯨吞”金價上漲而產生的利潤。有業內人士建議,如果以投資為目的,購買飾金並不劃算,“除非有佩戴需求,考慮未來回購獲利的想法不太實際。”
飾金回購價比實時金價還低
“購買飾金,我本以為平常還可以戴戴,所以即便回購的時候價格低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最近才發現,飾金回購的價格比即時飾金價格低很多,而且還不是到處都能回購。”消費者黃小姐反映。
新快報記者昨日從廣州市場了解到,目前飾金的回購差價確實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以周大福為例,其昨日飾金的回購價格為274元/克,而全新千足金價格為366元/克,每克相差了92元,以購買10克飾金為例,就相差了920元。
記者對比了數家提供現金回購業務的金鋪發現,目前回購價與即時飾金價格相差近百元,而且比金交所實時金價還要低。如東山百貨,舊飾金回購價格是262元/克,而銷售價格則為351元/克,相差了89元,廣東省黃金公司回收是265元/克,購買是359元/克,每克相差了94元。而典當行則開出約240元/克的回收價格。
“如果目的是投資,購買飾金並不明智,因為光是回購的差價就可以吃光因金價上漲而賺回來的利潤,而且飾金的單價本來就比投資金條便宜,還有工費,以此投資並不劃算。”業內人士稱。記者了解到,雖然回購渠道並不算十分完善,但目前市場上的投資金條回購差價並沒有飾金大,以廣東省黃金公司為例,投資金條的回購差價在5-15元/克之間。
以舊換新易成二次消費
事實上,除了回購差價大,飾金還存在渠道少的問題,記者從市場上了解到,目前不少品牌金鋪都不提供現金回購飾金服務,多以舊換新的服務取而代之。如六福,六福品牌的飾金收取30元/克的折舊費后,補足新飾金的重量和工費后,可換新的首飾金。
事實上,這種方式很容易就造成了二次消費,“如果直接回購折現,那馬上拿到的是現金,但如果‘以舊換新’,新選的飾金重量不可能與原有的一模一樣,有所差別就會形成二次消費。”黃小姐認為。記者了解到,目前有的品牌金鋪甚至對以舊換新的重量有所要求,如周生生就要求所換飾金的總重量需要為原來重量的1.3倍,此意味著,要換取10克飾金,就必須要選擇13克以上的飾金,相當於必須多消費3克以上的飾金。
■業內聲音
飾金回購,金鋪並不感冒
飾金的回購價差大,但金鋪依然不青睞回購飾金而更推崇以舊換新的方式,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商家並沒有回購的必要,另一方面則是回購驗金師人才緊缺。
貴金屬資深業內人士田鵬飛表示,目前回購時,驗金的主要方法是用火燒,之后要讓驗金師去判斷黃金成色,但這部分的人才非常少,行業也沒有一個正規的渠道學習,還沿用以前師傅帶徒弟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金鋪並沒有回購的需求,田鵬飛指出,像品牌金鋪,他們回購了飾金后,就會產生稅務問題,因回購之后沒有增值稅發票,不能進行二次銷售,所以回購要拿回工廠去,工廠再拿回來又需要交一次稅,所以對品牌金鋪而言,並不劃算。
廣州各金鋪飾金回購情況一覽
品牌 業務 門店(廣州市范圍內) 檢驗過程是否會 需攜帶物品 品牌限制及交易價格 備注
造成破壞
周大福 折現 番禺區大北路 61 號 不會 身份証、身份証復印件、首飾及其保証單 僅限周大福品牌﹔昨日回購差價為 92 元/克
六福 以舊換新 有黃金檢驗設施的門店均可辦理 會 首飾及其保証單 僅限六福品牌﹔折舊價為30 元/克
周生生 以舊換新 有黃金檢驗設施的門店均可辦理 會 首飾及其保証單 折舊價為30 元/克,其他品牌視成色和款式 所換首飾總重量需是
對重量進行折扣后按公式計算 原來重量的 1.3 倍
金至尊 以舊換新 有黃金檢驗設施的門店均可辦理 會 首飾及其保証單 折舊價為30 元/克 所換首飾總重量需是
原來重量的 1.25 倍
折現 —— —— —— 各品牌均可﹔昨日回購價格230-240 元/克
東山百貨 折現 —— 會 身份証、發票 回購差價89 元/克,不限品牌
廣東省黃金公司 折現 —— 身份証 回購差價94 元/克,不限品牌
(備注:本表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