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中超四成人因手机软件遭遇个人信息泄露【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受访者中超四成人因手机软件遭遇个人信息泄露【2】

2012年11月06日09: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电信专家项立刚指出,目前国内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基本上被谷歌、苹果、微软等几家企业垄断,这意味着大量信息都可能处于这些平台的监控之下。”  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手机软件授权项目要求过分,以致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

  仅四成人会留意使用手机软件的风险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占网民总数的72.2%,手机已经成为网民的首选上网终端。来自大谷打工网的资料表明,很多基层打工者受工作环境、时间等因素影响,对手机上网的需求远超电脑上网。

  在福建福州市从事销售工作的付正刚,用手机上网快3年了。他很喜欢在手机上安装地、音乐、游戏等软件。虽然知道会有一些风险,但他总觉得:“怎么会泄露我这样普通人的信息呢?知道我的隐私有什么用?只要不涉及网银等金钱交易就可以了吧。”可前不久,他在手机上看视频时,频繁出现中毒死机,他才意识到,手机软件确实潜藏了不小风险。

  调查显示,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应用软件时,44.4%的人会仔细看授权说明,40.7%的人不会仔细看,14.9%的人表示“不好说”。同时,40.5%的人会留意使用手机软件的风险,35.6%的人不会留意。

  受访者中,53.6%的人安装了手机防护软件,36.4%的人没有安装,10.0%的人虽然安装过但删除了。

  南开大学信息安全系主任贾春福认为,目前手机用户更多关注如何使用软件功能,信息保护意识淡薄。面对各种应用需求,各类软件都致力于开发便于人们使用的新功能,对安全性考虑不够周全。由于手机操作系统比电脑简单,一些安全设计相对较弱,软件大量应用后,就容易产生漏洞被人攻击利用。

  知名IT法律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向记者介绍了手机软件收集个人信息的三种做法:第一种是在安装时有授权确认,在使用中涉及用户信息时,再次出现授权确认让用户明确知晓;第二种是在用户下载安装软件时,给出一个提示让用户确认;第三种是没有经过用户任何确认,直接收集信息。“因为手机内存通常较小,手机软件的确认提示会影响用户体验,所以很多软件开发商不愿意设计二次确认,只在用户安装时进行一次授权确认。”

  他指出,当前泄露最多的是手机号码,一些基于通讯录的软件,会扫描用户的手机通讯录,发现共同的手机好友,就会提示建立联系。手机通讯录中大部分都是实名且关系密切的人,如果泄露,轻则垃圾短信、电话骚扰不断,重则为诈骗等犯罪行为提供了方便。即使拿不到手机号码,一些软件开发商也可以通过分析手机用户经常上哪些网站,看哪些类别的内容,综合判断出用户的性别、年龄等,这样就可以进行精准营销。不少商家会把这些信息共享给合作公司,还有一些商家会倒卖给中介公司。

(责任编辑:贺霞、朱瑶)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