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零时,国内迎来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出台后首次价格调整。有意思的是,定价新机制“首演”后,国际油“逆势”上涨。这不禁让人联想今年以来的两次油价调整:2月25日,发改委上调油价,国际油价“不配合”地开始下跌;3月27日,发改委宣布下调油价,同日国际油价又开始上涨。
记者比较了最近5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后国际油价随后走势,除了去年9月11日的上调是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保持一致之外,其余四次均是反向。国内上调,国际下跌;国际下调,国内上涨。
看似幽默的现象背后,或许反映了一个问题:目前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不是有点跟不上国际原油市场的状况了?
不难发现,从2003年2007年,全球经济大幅增长,国际油价一路走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油价直线下跌。随后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几大经济体相继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助推油价开始大幅反弹。总而言之,在2011年之前,国际原油走势呈现大涨大跌的单边行情,尽管我们的调价是滞后的,但跟住整体趋势尚不困难。
然而2011年以后,新兴国家开始出现严重的通胀,中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相继退出刺激。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在经济政策上开始出现分歧,使得国际油价呈现上下震荡走势,而且振幅不断收窄。这导致国内油价调价滞后的问题开始凸显。
需要承认的是,最新出台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意味着我们向油价市场化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调价过于滞后”的弊端。
有些人寄希望于彻底的市场化,但是钢铁行业的教训告诉我们,完全市场化运作不一定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特别是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保持行业集中度可以使我们有比较好的进口议价能力。但同时,过高的行业集中度带来对内垄断的问题,所以油价涨跌为发改委严密调控。
问题是,当前的国际原油市场环境迫使我们的调价机制面临挑战。过于频繁的行政调控将降低效率,如果国际油价的每一个变动都紧跟,将会产生巨大的行政成本;但传统调价机制又屡受诟病, 一方面老百姓不买账,另一方面两桶油炼油板块巨亏。因此,未来油价调整机制该怎么设置,还是要在市场运行规律中去找答案。记者 张昊昱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