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的阴云之下,医药代表也成了最为敏感的人群。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医药代表们,想要放弃高收入的金饭碗确实有些难。但其中一些人已经尝试转行,谋求新的商业机会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刘子阳
中秋节前后,本应是李东(化名)最忙的时候,可是今年却有点闲。
李东在一家外资药企担任医药代表,今年不再奔走于各大医院,给科室主任和医生们送月饼和中秋礼品,而是做起了茶叶生意。
葛兰素史克公司(GSK)因在中国的商业贿赂行为或将面临中国方面高达200亿元的巨额罚款,此前有传言,葛兰素史克可能因此退出中国市场,但这种说法遭到了葛兰素史克方面的否认。
在美国葛兰素同样面临巨额罚单。近日,葛兰素方面证实由于涉嫌违反了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美国司法部正在对葛兰素史克公司在中国的商业贿赂行为进行调查。
两个月内,葛兰素史克、赛诺菲、诺华、礼来等跨国药企相继曝出“行贿门”。而对于药企和医院联系最为紧密的医药代表,则是每次“风暴”下受影响最为直接的群体。
“葛兰素史克事件后,听说有几个医药代表也被带走调查了。”李东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处于“风暴圈”边缘的医药代表们人人自危,没人知道这场“风暴”何时才能结束,其中的很多人也在思考未来究竟是去是留。
躲避风头 “合作”还在
受外资药企“行贿门”的影响,医院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医生与医药代表的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8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对外重申,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正当竞争专项治理行动,医药购销、医疗服务中的商业贿赂是重点治理内容,并且商业行贿行为和受贿行为一并查处。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认为,在国家严惩商业贿赂的背景下,国内药企与外资药企都应规范自身行为,重新回归市场参与公平竞争,不应该再利用非法手段达到牟取私利的目的。
虽然尚未出现涉及国内药企的具体事件,但国内医药代表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某医院药剂科工作的李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这段时间医院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很多医药代表已经‘自行放假’了。”
李琳透露:“有些医药企业为了暂避风头,组织销售业绩好的员工出去旅游,但他们与医院的‘合作’并没有停止,‘临床费’照常支付,‘回扣’也是通过购物卡、报销发票或是现金的方式给付。”
不过,记者也发现仍有不少人愿意铤而走险,他们在为中秋节如何送礼发愁。
国内某药厂的医药代表张宇(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以前每年这个时候是最忙的,提前一个星期就要开始送礼,有的医生还会主动发短信向你暗示。”
“今年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医药代表提着礼品在医院乱转的现象基本绝迹,去医院拜访医生的时候我甚至连包都不带。”张宇告诉记者,“把每个医生单独约出来会比较安全,但有些关系一般的医生会发短信主动拒绝。”
张宇有自己的考虑:“我周围的同事也在送礼,只不过是隐蔽一些,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别人都不送的时候我送,可能会事半功倍。”
业务缩水 改卖茶叶
李东夫妇从事这个行业已经3年多了,最近夫妇两人不得已做起了茶叶生意。李东说:“现在医院查得很严,经常有同行被纪委叫去谈话。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的,实在冒不起这个风险。”
“思前想后我们决定卖茶叶。这几年的医药销售也积累了不少人脉,中秋眼看就到了,我们利用身边的资源卖点茶叶,并且这个行业的门槛也不算高。”李东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知情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外资药企医药代表的收入一般是由底薪加奖金构成的。除此之外,还包括交通费等各项补助。在一线城市,外企的普通医药代表底薪在3000元左右,即便是高级医药代表的底薪也不会超过5000元。”
“额外的收入主要是靠奖金。奖金按季度发放,大多是每季度两万元左右,不少单位还有年终奖。外资药企的医药代表相对而言更有保障,一般来说月收入在一万元至两万元之间,如果业务开展的好肯定不止这个数。”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要完成外资药企的任务,也绝非易事。多数情况下,奖金是与任务量挂钩的,如果任务完不成奖金就会缩水,而外资药企往往将任务量定得很高。
李东也很纠结:“现在是非常时期,公司开会时反复提醒我们注意,医生也告诉我们没事尽量不要来医院。可是,不去医院跑业务,销量肯定会下滑。完不成公司的销售任务,就没有奖金,依靠底薪很难在北京生活。”
来自海关信息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1年,进口药品金额平均每年增长34%,高于国内医药行业增长率约10个百分点,这其中医药代表功不可没。
“冲销售量肯定需要通过请客吃饭、帮医生报销发票等方式来‘维护’,大环境就是这样,跨国药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李东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现在查得严,很多费用公司也不能报销,需要我们‘自掏腰包’,要维护关系并且开拓市场,需要的成本很大。”
前途未卜 利润诱人
“其实,之前也有过对外资企业贿赂的整治活动。但是,只要避过风头,行业的状态就又会回到之前。”
王强(化名)是多家药厂的代理商,在他看来目前的情况也只是暂时的:“2006年我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当时就在打击医药代表,家人也反对我做这一行。这么多年过去了,情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而且在短时间内这个行业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在我国,医药销售行业一直徘徊在“灰色地带”,隔一段时间就会打击一次,但风声一过还会死灰复燃。
尽管眼下,有一些医药代表开始寻求转型,但这并不代表全部。“未来会淘汰一批人,但这个行业肯定不会消失。”张宇告诉记者,“收入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每个医药代表都能挣钱。”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有医药代表200余万之众。医药代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相关药品的推广工作。其中部分负责联络医院,客户为医生;一些则负责疏通药店,客户为经销商。从事这个行业需要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目前,医药代表不再是朝阳行业,代表数量的增加使得竞争越来越大,国家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之所以还有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背后的高收入。
医药代表这个职业源于国外,但在国外这个行业是比较透明的,医药代表主要由专业人士担任,主要负责在新药研发成功后,给医生传递最前沿的医药信息。但在中国“以药养医”的体制下,这个行业彻底变了味,医药代表与商业贿赂划等号,几乎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潜规则。
王强解释说:“国内药厂的研发能力不强,药物的效果几乎没有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用哪种药,医药代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医院要盈利、医生要创收,而国家拿不出这么多钱补贴,医院只能通过药品、耗材的回扣来补足‘窟窿’。”
张文生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很多年,医生出身的他在多年前就转行从事医药销售,当时在业内也小有名气、收入可观。但几年之后,他却毅然决然地舍弃了这份工作。
张文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当时的收入的确很高,但我觉得如果一辈子做这行有些不值,毕竟这个行业见不得光,所以转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