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北京温榆河:脏臭的河 "渔民"顶着禁令来捕鱼【3】--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记者暗访北京温榆河:脏臭的河 "渔民"顶着禁令来捕鱼【3】

2013年03月27日16:36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脏臭的河 脱鳞的鱼

捕来的鱼流到附近集市和早市

温榆河道中,记者看到一些排污口直接将污水注入温榆河中。走近温榆河,浑浊的河水散发出异味,“现在还算好了呢,以前大老远的就能闻到臭味。”老张说,排污口在河道中经常能看到。

两条捕鱼船向温榆河的下游划着,一条船调转了方向,向上游划去。

铁皮船在蔺沟桥旁停了下来,捕鱼人费力地端起一个白色塑料箱,向桥上走去。桥上等待的两名男子接过塑料箱,倒进了自己的三轮车中,捕鱼人接过箱子继续向下游捕鱼。桥上的两个男子则聊天等待着铁皮船再次回来。

“鱼卖吗?”记者看到三轮车上装了几十斤大小不均的鲫鱼,“8块。”一名男子回答道。“就是温榆河里的鱼吗?”面对记者的问话,男子提高音量说,“那可不,刚打上来的,新鲜着呢。”

老张说,每周五邻村便有一个集市,捕鱼人每次都会出现在那里出售鲫鱼,“大的一斤8块钱,小的6块钱。”平时,捕鱼者打得多的时候,也会将鱼卖给鱼贩子,“他们现在家里都有鱼池,也会把特别小的先在家里养着。”

桥上的男子说,他们在这里买到的鱼会在一些早市和路边市场出售。至于鱼是否遭到污染,男子摇摇头说:“我不管那些。”

武其也常在早市中看到鱼贩出售被电得鳞片脱落的鲫鱼,“我问他们这些鱼是哪里来的,他们都会说是潮白河大沙坑的。从不会说是温榆河的,因为他们知道温榆河的水比较脏,而大沙坑的水质比较好。”

武其发现,由于温榆河水的污染,河中的林鸟和水鸟越来越少,“现在不像七八年前鸟那么多了。有的鸟迁徙改变了线路,也不再从温榆河上经过了。污染这么严重的水域,打出来的鱼怎么吃啊?”

昌平区渔政监督管理站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相关规定,温榆河属于自然水域,全流域不允许进行渔业捕捞。渔政部门也会定期向水中增加鱼苗,目的是起到维持生态平衡、净化水质的作用。最近一段时间,执法人员白天都在水域周围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制止违法捕捞的情况。

渔船靠在蔺沟河岸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去。“渔民”快速地将捕捞的鱼从渔船搬到三轮车上,换好衣服,骑上绿色电动三轮车消失在夜晚的薄雾中。(记者 赵喜斌)

(责任编辑:夏晓伦、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