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北京温榆河:脏臭的河 "渔民"顶着禁令来捕鱼--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记者暗访北京温榆河:脏臭的河 "渔民"顶着禁令来捕鱼

2013年03月27日16:36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管你全流域禁渔 管你重度污染 管你生态平衡

温榆河上四季无休的“渔民”

李刚 摄

温榆河,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麓,一直流向城东的通州区。

3月21日傍晚,在全流域禁捕的温榆河上,两艘铁皮船伴着薄雾,悄悄地从蔺沟河划进了温榆河。渔网也随即撒开进行捕捞,大小不一的鲫鱼被扔进铁皮船上。

他们被当地村民称为靠水吃水的“渔民”。

下网捕鱼只是“渔民”们的一种手段,他们也会选择违法的电鱼方式进行捕鱼。

春暖冰开,用于保持生态平衡的小鱼苗在河中还未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便被“渔民”一网网地打出。沿着沙湖水库向下游,多个地方出现打鱼的地笼和坐着皮筏下网的“渔民”。

“渔民”如何顶着相关部门的禁令下河捕鱼?这些被捕获的鱼又将流向何处?记者暗访温榆河,还原“渔民”从捕鱼至出售的整条利益链。

下地笼 摆迷魂阵

鱼进去后就卡在那里别想出来

温榆河上,蔺沟桥将温榆河与蔺沟河分开,作为支流的蔺沟河向南,通过蔺沟桥注入温榆河中。

平静的水面上,能看到几根竖起的竹竿,下面钩连着渔网插在河水中。72岁的后蔺沟村村民老张说,只要有鱼钻进这些网中,便很难再出去,“渔网网眼很小,鱼进去后就卡在里面,只有在那等着‘渔民’过来收网。”

在当地,这种捕鱼的方式被称为“迷魂阵”,老张说,为了捕到更多的鱼,“渔民”将渔网插入河中,只留中间的一个入口,“只要鱼进来了,想出去就难了,大鱼小鱼都在里面,每隔两三天,他们就来收一次网。”

一位村民说,漂浮在河面的渔网被称为“地笼”,“这个可厉害了,鱼钻进去就别想出来,渔民会定期来收网。”

沿着温榆河向东南,一个“渔民”坐在自制的皮筏上,正将手中的渔网慢慢下到河中。所谓的皮筏是一个只能容纳一人的黑色充气胎,手中的划桨帮助他掌握平衡,他抖动着手中的渔网,沿着河水向下游慢慢划去。

“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些捕鱼的‘渔民’。”老张每天都在河边散步,而捕鱼的人也是像每天上班一样出现在河上,“冬天他们把冰凿开捕鱼,现在就划着船用网捕鱼,还有下在水里的‘迷魂阵’。他们就是靠水吃水,一年四季几乎不间断地在这里捕鱼。”

“经常有人到温榆河这里来把鱼放生,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下放生了三车的鱼。”老张说,可是放生的人刚刚离开,“渔民”就划着船开始捕鱼,“有的时候,放生的人还没走呢,他们就过来捕鱼了,他们划着船在河水里,撵都撵不走。放生的人也没有办法。”

(责任编辑:夏晓伦、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