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长春市燃气价格上调。其中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由2元上调到2.8元。煤气价格由每立方米1.5元涨至2元。连日来,市民一直关注着长春市燃气价格上涨的消息,大家经历了最开始的排队“抢气”,再到后来的理性购气。面对燃气价格上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市民已做好准备了。
显然这不是一个愚人节新闻。之前有关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传闻”,让各地出现了一轮抢气潮,有关部门赶紧辟谣称暂无涨价计划,可话音未落,长春天然气价格就应声上涨,难免不让人担忧,自己所在城市是否会变成下一个长春?
天然气价改必须充分考量到民众承受能力,而不是随意动用所谓经济杠杆,来单向满足企业的涨价需求。民众其实并不完全反对天然气价格调整,而是反对天然气资源垄断所造成的效率低下、冗员、高利润等,统统以涨价形式让消费者买单。在长春市燃气价格上调的新闻报道中,一个细节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为限制部分客户过度交费问题,公司规定每户每个月限额交200元。 涨价后用气要执行新价,用户仍需补交价差。
这就是赤裸裸的霸王条款。燃气企业向客户提供的是预存缴费模式,就不能在天然气价格便宜、供应量多的时期,鼓励客户一次性缴纳更多的费用,而在天然气看涨之际,就人为限制客户交费额度。除非燃气企业与客户之间有事先的相关合同,详细规定了客户每次缴纳费用的上限与下限,否则无权损害客户的自由选择权。
这样严重违背市场规律与契约精神的企业,只能让人怀疑价格顶风上涨的恶劣案例,反衬出其经营中存在的种种积弊。而面对霸气十足的燃气企业,有关部门应当更多地站在处于弱势的消费者一边。可是天然气价改的博弈中,消费者的身影完全消失了。更为糟糕的是,有关部门今天信誓旦旦地声称暂无涨价计划,紧接着就出现了长春天然气涨价一幕。不由得让公众怀疑,有关部门释放的烟幕弹只不过是为了保护燃气企业利益,更多地来榨取消费者。
将部门公信力与燃气企业捆绑在一起,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辟谣”本身成了更大的谣言,民众对于有关部门能否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怀疑程度进一步加深。这种反感情绪会随着涨价事实不断放大,最终形成民众、燃气企业与主管部门三者之间的严重对立,彼此信任的纽带出现断裂,民众下一次会用更加汹涌的抢气潮来用脚投票,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可谓一本难以计算的账单。
关系民生的,都涨价了,成品油涨价,电涨价,气涨价,民众感觉被逼到了死角。面对辟谣后的涨价,所产生的愤怒与不公,远大于所付出的那点钱。能源价格的价格听证会已经被毁了,如今部门辟谣又快成了愚人节笑话,消费者还能相信什么?政府公信力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在类似事件中丧失,有关部门宣告主动放弃了自身的调节功能。
包括天然气在内的能源价格,漠视消费者情感,以其权益为代价强行推动,所埋下的后患必然会在某个节点爆发。涨声一片中,国家要为承受不起的低收入群体提供各种价格补贴,而所有的补贴等于间接还给了涨价的垄断企业,这进一步助推了企业的涨价冲动。如果能源价格无止境地涨上去,将带来国民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刺激内需的经济转型举措无所落地,甚至对未来经济增速保“7”产生种种不利影响,有关部门终将面临得不偿失的双输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