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生科事件谷催投行“通道化”模式改革--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万福生科事件谷催投行“通道化”模式改革

2013年04月17日10:26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广州4月16日电 说起现在资本市场的大事件,万福生科绝对在榜单之中,舆论及各界人士对万福生科及相关中介都进行了潮水般的批评,在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之时,我们除了关注哪些人该受到什么处罚之外,是否更应该思考这件事情对于资本市场特别是投行业务的借鉴之处。

IPO业务“通道化”导向盛行

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创业板的推出,IPO市场容量呈倍数放大。面对突然激增的市场容量和大量如潮水般涌现的项目机会,国内众多投行将此看做一次难得的加速业务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投入重点资源,抢占市场。

客观来看,在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保荐机构在业绩和利益的驱使下,存在“跑马圈地”,相互攀比,大干快上、仓促上马的浮躁风气。发行节奏的加快和高股价、高市盈率带动的超募佣金收益,更助推了券商这一整体急躁氛围。业绩至上、利益至上成为不少投行的首要甚至唯一目标。而另一方面,行业整体风险控制的责任意识和理念并未得到充分强调和重视,相关制度和举措仍在不断摸索和完善。

保荐制下赋予的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资格,很长一段时期是作为一种稀缺的通道资源而存在的。由于通道本身附有较大的政策红利价值,能够给投行带来足够丰厚收益,在此情况下,投行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最大限度地取得通道收益上,并通过对通道资源的争夺和不断提高通道周转率和利用率,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作为向资本市场输入新鲜血液的投行业务,在“通道化”的模式下,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比比皆是。万福生科不是第一个,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那么我们是围观万福生科怎么罚,仅把它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固守现有的模式,等着什么时候又出现另一个“万福生科”,还是思考一下投行模式究竟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万福生科事件则可能是一次契机。

“平安”范例的启示

对于万福生科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而言,也随之成为舆论的焦点,处罚当然是必须的,但对于任何事情,都用客观的看待它的发展。根据媒体报道,平安证券采取了刮骨疗毒似的彻底整改,这场艰难的转型与改革,是一场触及根源和本质的模式性转变。万福生科事件的发生是以往粗放式发展的代价,但也促使了平安证券在投行改革方面走在了行业前面。

据了解,平安证券经过大量的论证和实践摸索,逐步确立从“通道制投行”向“交易型投行”的转型方向。所谓交易型投行,是从原来的以项目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运作转变,从生产线到产业链转变,从单一赚取通道收益,向纵向挖掘客户长期持续价值及横向扩展多元化的价值增值转变。在交易型投行模式下,投行不再以获取承销收入为主要业务目标,而是旨在作为公司最重要的基础资产引进者,为公司引进优质客户与资产,并通过持续的服务和交易安排,包括与公司内部各条线,以及集团范围内银行、信托、产险、寿险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协同和合作,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赚取长期持续、多元化综合收益,并将佣金收益逐步下降到一个较小的比例。

交易性投行战略的确定,也让平安投行在项目选择标准方面已经有了根本性转变,彻底改变过去重数量、轻质量的管理导向,大大加强了预立项、立项环节的审核,从源头上把控项目质量和风险。承揽模式方面也不再局限于过往零散化的、被动接收的模式,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5个重点行业(TMT、装备制造、医药生物、化工新材料和大消费)和十几个重点区域,主动寻找潜在的优质客户,项目质量得以明显提升。

变革必然带来阵痛,60多名执行副总以上的管理干部中有45人离职,占比近70%;业务人员规模也从最高峰300余人一度下降到120人、85名保荐代表人一度剩余不到20人,投行内核部门的全体管理干部和三分之二人员也全部离职。人员变动幅度之大,在国内投行史上和所有券商中绝无仅有。由于大范围清理业务队伍,公司流失和清理客户超过150多家,为此付出了十亿计的巨大代价。

最终目标决定了工作重点,如果仍把重点放在赚取佣金方面,项目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假以时日,风险只会越来越大。有媒体评论称,平安证券不惜牺牲短期利益大力整改的做法值得其他券商借鉴,这种刮骨疗毒式的整改在行业内是非常罕见的。在中国,做企业都讲究基业长青,为了长期的健康发展,暂时的代价和损失都将能够获得最终的回报。

(责编:值班编辑、赵爽)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