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延续了背离的态势。分析人士称,两个数据持续正负背离反映了中国流通领域价格偏高与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
5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2.1%,PPI则同比下滑了2.9%,且创下去年11月以来8个月新低。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宇雯分析称,中国的CPI、PPI同比正负背离已持续一年多时间,在整体经济弱势环境下,流通领域价格偏高与经济结构失衡或是引致传导机制阻滞、物价走势背离的主因。
她认为,中国需着力于发展流通领域、消化部分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加大必需消费品供给,以逐步调整中长期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如此或能减弱物价背离,同时令经济增长回归理性平稳。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与王宇雯持相同看法,称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十字路口并面临结构性改革。
“中国已经释放相关信号,将在稳定增长的同时把重心放在结构性改革措施上,尽快形成新的内生增长动力”,汪涛说:“而当前形势并没有1996至1997年期间那么严峻,坏账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企业财务状况也没那么紧张。因此,关闭或重组过剩产能等结构型改革对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当较小”。
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则指出,PPI的持续负值表明终端需求非常疲弱。
他表示,整体来看,近日公布的中国实体经济数据明显低于预期,通胀则再度出现了下行的趋势,同时信贷增速也开始放缓,这些均表明中国经济的放缓速度较为明显,中国的货币政策或许面临着转向的可能。
自2012年三季度以来,中国的信贷强劲扩张,但目前看来并没有带来更快的经济增长。汪涛预计,信贷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该会在未来几个月有所体现。(中新社上海6月9日电/记者 姜煜)
(来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