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开放日幸运读者变身牛奶“安检员”--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蒙牛开放日幸运读者变身牛奶“安检员”

2013年06月13日16:42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奶的进厂检收是生产优质安全乳品的第一站,晚报2名幸运的读者穿上无菌衣,进行严格安检及消毒程序以后,深入到检验室,也体验了一把做牛奶“安检员”的感觉。工作人员先将送入的奶样进行登记,再将煮沸后的原奶进行嗅闻和品尝。2名读者也充当了一把“品奶师”,要知道工作人员一天可要喝100多瓶这样的原奶呢。滋气味判定合格的原奶,还需要再进行理化、微生物及掺假等各项指标的检测,专业的仪器读者不会用,有些检测工序还是难不倒读者们的。相对比较简单的酒精操作实验,2名读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也操作得像模像样。其余的检测项目,就需要严格通过进口的世界先进检测设备了,这些价值不菲的仪器能在短短45分钟内出具三聚氰胺、抗生素及农药残留等项目的检测数据。

“对原奶的检测非常放心”——这是读者们参观工厂后说得最多的话。事实上,蒙牛坚持的不止是对原奶的严格检测。在蒙牛的生产车间里的所有奶制品,都是通过中央控制室进行监控管理,生产过程中,牛奶既不会裸露在空气中,也没有与细菌接触的机会,整个过程均在密闭的生产线中完成。在成功跨越了收奶与生产的两关后,还有最后一道成品出厂检测,保证每一包蒙牛奶,都带着独特的印记。

9道工序,36个监控点,105项指标检测……从牧场新鲜运来的原奶,要经过怎样一步步的严格检测,最后变成市民餐桌上一杯必备的牛奶?现在,这些严格的检测程序已经不是一些简单的数据了,3月30日,钱江晚报联手蒙牛,邀请了15位幸运读者,通过“蒙牛工厂开放日”的契机,深入到蒙牛马鞍山工厂一线,经历了从奶源的接收到产品的出库检测全过程,亲身体验了这些数据背后所代表的“安全”与“责任感”。

一辆辆整洁的运奶车、一个个透明无菌的生产车间……当读者们进入蒙牛马鞍山厂区时,一个全现代化的世界向大家打开了大门。等奶车进入工厂,读者们就可以从这个环节开始,跟踪到整个检测过程了。奶车停放的地方叫采样区,这里将完成原奶的采样。读者们都是第一次看到原奶采样的过程,操作人员得绑上结实的安全带,沿着梯子踏上运奶车车顶,在检查车罐的铅封完好,并与电脑联网的数据核对确认无误后,采样员先用一个很大的滤网捞上原奶,判断有没有杂质,然后再用一根长长的长柄工具深入奶罐搅拌,这是为了保证车罐中原奶物质分布均匀,保证接下来的取样更精准。最后就是用特制工具取样了,取样还得一次采多个样本,以备多种检测之用。

于洁

(责编:值班编辑、赵爽)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