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租房、买卖房屋市场非常活跃,许多刚毕业的学生急于找房找工作,一些房产中介借机“忽悠”消费者。昨天,记者从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获悉,仅今年上半年,消协已接到投诉房地产中介158件,问题集中在虚假宣传等方面,不过少数中介为了赚取更多佣金,竟然刻意抬高房价。市消协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不法房屋中介市场的整治,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严重的黑中介应向社会公示。
瞒房屋信息中介多挣佣金
很多消费者投诉,部分中介总是采取种种借口不让消费者与房主见面,表面上中介借口双方见面容易“甩单”,即买卖双方甩开中介自行成交。但实际上,少数中介利用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包销”的名义,隐瞒委托人的实际出卖价格和第三方进行交易,获取佣金以外的报酬,或恶意将房主房屋价格炒高,以挣取“差价佣金”。
市民吴先生准备购买一套二手房,中介的工作人员称有一套标价225万元的房子,几经讨价还价后,吴先生终于见到了“房主”罗某。“房主”罗某诉苦说,这套房子自己标价是200万元,并留了2万元的还价空间,预想198万元左右成交。但中介为了挣取佣金却挂牌225万元,致使房子拖了很久才卖出。更有甚者,中介人员违规介入买卖房屋,将好房源以公司员工名义收购房产,再以房主身份高价出售,从而赚取更大的利润差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