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统筹协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上又作出新的部署,决定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研究确定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安排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在经济运行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科学统筹施策,坚持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非常重要。
稳增长、保就业是发展的前提。在中国人口这么多的发展中国家里,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不行。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就业就解决不了,人民生活水平就提高不了,经济发展动力就不足,社会也就不稳,调结构也就无从谈起。调结构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人均国民收入仍排在世界百位左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突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峰值,很难再有大的扩张,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不抓住有利时机调整经济结构,不仅长远发展不可持续,而且短期平稳增长也难以保持。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所在。过去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靠改革,现在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仍要靠改革。只有不断深化改革,不断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才能把我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是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的。经济形势越是复杂,就越需要重视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眼下,我国经济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仅要继续用好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还要适应新形势,运用新举措,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发挥调结构、促改革对稳增长的积极作用,在营造公平开放便利的市场环境上多下功夫,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多想办法,在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上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与调结构、促改革的中长期措施相结合。要切实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把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创新驱动,既稳当前又利长远,一举多得,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