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受双节效应以及经济回暖等因素影响,多家机构预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逼近3%的通胀警戒线。专家认为,尽管目前市场上对于年内物价涨幅是否会超过上限有所担忧,但总体来看翘尾因素是减弱的,新涨价的因素也比去年要低,预计年内不会出现物价的大幅上涨。
食品价格推高CPI指数
根据日程安排,国家统计局14日将对外公布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价格(PPI)两大指数。近日,多家机构对CPI数据进行了预测。其中,大部分机构预测涨幅在2.8%-2.9%上下,申银万国则预计9月CPI涨幅将高至3.0%。
交通银行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9月以来受中秋国庆“双节”因素影响,食品价格总体处于上涨趋势,因此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7%至3.1%之间,同比涨幅将明显回升。多数分析师认为,此次CPI的走高主要是由于近期食用农产品价格的升高所影响的。国家商务部的监测显示,中秋节和国庆节带动需求回暖,猪肉和禽蛋的价格延续从6月以来小幅攀升的趋势;此外,前期气候炎热也是9月推升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申银万国的分析师也指出,9月份环比回升幅度最大的是蔬菜和猪肉价格,可能分别环比回升13.1%和1.9%,相比8月份的环比涨幅,蔬菜价格扩大7.7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环比涨幅收窄3.2个百分点。
“9月份CPI同比涨幅将较8月份明显回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9月份翘尾因素相比8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二是近期非食品价格运行基本平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四季度仍有上涨压力
本月初发布的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制造业经济的回暖已经逐步显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PMI连续3个月回升,但力度相对温和,反映中国经济稳定温和增长的特征明显。但与此同时,经济企稳回升过程中多种因素形成的价格上涨压力也值得注意。不少市场人士认为,通胀问题仍需保持警惕,在CPI反弹逼近3%的通胀警戒线的情况下,随着以猪肉价格为代表的食品价格继续上涨,以国际原油为代表的大宗产品价格陡然高企,四季度CPI或将进一步攀升,市场对物价的担忧将影响供需平衡。
一些机构甚至测算,四季度我国CPI同比涨幅将在3%到3.3%的区间内。机构提醒,虽然目前通胀尚无失控迹象,但是要注意两个风险点:其一是猪肉价格存在变数;其二是高房价影响下的房租及住行成本。
对此,连平则倾向平稳涨幅态势。他表示,考虑到国内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回升、货币政策也维持稳健中性、猪肉等食品价格总体涨势平稳以及输入性通胀也没有明显抬头等因素,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仍然温和,全年CPI同比涨幅约为2.6%左右。
全年调控目标能实现
尽管市场对消费物价上涨存在担忧,但专家表示,至少从目前看,货币政策不会在四季度转向,物价仍在可控范围内。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预计,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稳中趋缓,四季度和全年GDP均将增长7.6%左右,通货膨胀率温和回升,失业率基本稳定。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讲话也指出:“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长及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预期目标之内,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没有什么意外发生。”高层的表态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势头给予了充分肯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此前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今年全年物价不会有大幅抬升,总体来看翘尾因素是减弱的,新涨价的因素也比去年要低,预计全年物价水平或将在2.4%-3%的区间内,不会超出年初设定的3.5%的上限。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数据来看,国内经济景气的局面会持续,稳增长政策继续发酵,铁矿石和钢铁价格下跌,输入性通胀上行压力减轻。而全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在不盲目求快的情况下,宏观政策仍会以“稳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