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刘庆峰,从大学生创业者,到今天中国语音产业领军企业的CEO,支撑他和讯飞在创业发展历程中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现今阶段性成果的,正是始终怀揣坚守着民族语音产业腾飞的梦想。
我的梦 大学生创业与坚守产业理想
语音是文化的基础和民族的象征。让机器设备能听会说的智能语音技术,不仅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为信息安全、教育、普通话推广和民族文化传播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提供重要支撑,因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和重大战略意义而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竞相竞争的热点和焦点,是未来国家参与和赢得国际竞争的科技制高点、产业制高点之一;是为人类生活更美好、更幸福创造重要价值的技术和产业领域。
2000年以前,中文语音产业基本上都控制在国外公司手中。微软、IBM、Intel等国际巨头纷纷在在中国设立语音研究基地,国内语音专业优秀毕业生也基本上全部外流,中文语音产业被外国人掐住了咽喉!
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刘庆峰与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创立了科大讯飞,中国语音产业由此拥有了一双自主创新、展翅腾飞的翅膀。
创业之时,刘庆峰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名学子,正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
在中科大学习期间,因专业成绩突出,他于1992年就被选入中国科技大学与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共同设立的“人机语音通信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自1995年起作为该实验室所承担国家863项目“KD系列汉语文语转换系统”的主要负责人,立志要“让计算机象人一样开口说话”。先后荣获中国科学院系统内研究生的最高荣誉--“院长奖学金特别奖”、首届“国际汉语口语处理年会”语音合成领域唯一的“最佳学生论文奖”以及“五四奖学金”和建昊杯等。
有着这样的成果,无论是出国留学深造,还是进外企享受高薪,都为刘庆峰敞开了大门,这也正是当时国内语音专业优秀学子们普遍选择的道路。但面对中国语音产业的危急形式,激发了他的青春热血,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组织的“挑战杯”大赛和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大背景也为刘庆峰提供了机遇与舞台。
1998年,研究生即将毕业之际,刘庆峰有幸跟随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吴宗济老先生学习,谈及当时民族语音产业落后并受制于人的状况,吴老先生激动地说:“中文语音技术应当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好,”这句话深深的触动并激发了刘庆峰的青春热血,他立刻说:“不仅中文语音技术应当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好,中文语音产业也应该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从此,这两句话成为刘庆峰的创业信念,激发了他不可遏制的创业激情,他和一批志同道合的科大同学毅然决定留下来走出一条新路,创立了科大讯飞。
创业之路上,刘庆峰和科大讯飞都曾历经坎坷。当时中科大的黑客版版主已经拿到了国外公司的项目,上手就能挣钱,他来劝说刘庆峰加入他的团队,但是刘庆峰坚持自己的梦想,反守为攻,不断说服他,“给外国人打工,做现成项目,就算能挣钱,但成不了大事。要做就要做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事情,语音产业在中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最终,这位版主放弃了外企高薪的工作,和刘庆峰等十几位同学组成了科大讯飞最初的创业团队。
创业之初,他们曾被别人笑称为草台班子,十几人的创业团队蜗居在租来的民房中夜以既日的工作,甚至在盛夏都舍不得买空调。原本出国深造能拿到高额奖学金或进外企拿高薪的优秀人才,现在却不到2000元的月工资一拿就是几年。甚至在最困难的时期,春节前发不出工资,刘庆峰以个人名义四处筹借才度过难关。
他们也曾盲目乐观,以为几年的时间就能把产业做到百亿的规模,但事实上,直到2004年才实现盈亏平衡。在长达五年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寂寞期,刘庆峰曾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也曾有人建议讯飞去做房地产等来钱快的项目,但他们认准了实现民族语音产业腾飞的理想就毫不动摇,在坚持中走出了困境、走向了成功!在大学生创业的浪潮中,有不少企业昙花一现,也有很多企业改弦易辙,没能坚持最初的产业理想。讯飞之所以能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坚守梦想,坚持信念,以及在这过程中形成的充满亲请的集体创业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8年,在讯飞拿到上市批文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去喝酒唱歌庆祝,而是把企业的核心人员召集在一起开会:“上市并不是终点,我们离1999年设定的100亿销售收入的发展目标都还很远。”2011年,大非解禁的时候,所有高管及实际控制人会议的核心就是:“大家看好讯飞和语音产业的未来,都不卖讯飞的股票。”
在创业的过程中,刘庆峰本人也经历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重要蜕变。创业之初,他一心只想搞技术,把科大的语音实验室建成中国的贝尔实验室是他当时的最大梦想。刘庆峰把管理、市场、资金等都交给了别人。但后来他渐渐发现,对于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如果经营者不懂技术的前瞻性和方向性,就无法形成清晰的产品战略、技术路线和规划,产品也就迷失了方向。由此,科大讯飞创业团队做出了亲手经营的决断,刘庆峰也被推举成为CEO。但当时刘庆峰觉得管理不是创新性工作,没有搞科研的成就感,一度非常犹豫。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他的观念逐步发生了转变。比如,在产品研发上,当企业机制设计好后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研发进度比原来显著加快。
此外,科大讯飞在首次融资后利用公司的机制与中科院声学所、社科院语言所、清华大学等在语音领域优势互补的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实现了产业核心源头技术的资源整合。这些都让刘庆峰充分体会到了作为企业CEO的价值所在。他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我原来只想做一名神枪手,在研究领域越做越精。而现在我要努力当好一个元帅,指挥成千上万的神枪手向同一个方向射击,打赢民族语音产业这场大仗! ”
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刘庆峰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含金量极高的奖项: 2006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9年获“第三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励基金”;2012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年度大奖“CCF王选奖”。
这些荣誉鞭策着他时刻牢记责任、继往开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