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走节水路,圆兴水梦(中国道路中国梦)

孙晓函

2014年01月27日05:49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高效节水工程和技术的推广,打破了以粮为主、广种薄收、低产低效的传统农业格局,提高了农民脱贫致富本领,为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而逐水而居、治水而兴的发展方式,更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回望历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安守地方兴水利,陈潢勇立潮头监测水文,那些为水利呕心沥血的古人,都给后人留下了千秋功业。

  直到今天,水仍然是中国人难解的一种情怀。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张北县来说,水一直是许多基层干部最牵挂和纠结的大事。张北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1/5,亩均耕地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1/10。多年以来,由于粗放经营、大水漫灌,张北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耗水量巨大,差不多每年都超采3500万立方米。而由于过度的超采,地下水位以年均30厘米的速度下降,蔬菜种植区的水位下降幅度高达1.5米。县内淖泊干涸、水库见底,局地树木成片枯死,直接影响坝上地区的生态系统。

  水成了制约张北人民追逐、实现中国梦的主要瓶颈之一。没有水,就没有农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没有县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水资源不足的现实不能回避,农民增收的愿望同样不可辜负,节水势在必行,同时不能放弃发展。基于这一思想,张北确立了“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把节水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点,以稳定水浇地面积、减少地下水开采、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构建起高效节水新模式,探索出了“定额管理、综合收费、阶梯计价、节奖超罚、协会管理”的农业节水新机制。先后实施高效节水工程19.17万亩,农民通过节水工程直接受益达2.46亿元,惠及全县15万农民,项目区人均增收达1600多元,真正实现了“国家节水、农民获利”。

  走节水路,也走出了扶贫新路。高效节水工程和技术的推广,打破了以粮为主、广种薄收、低产低效的传统农业格局,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既降低了农民经营风险,又带动了农民生产经营观念转变,极大提高了农民脱贫致富本领,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为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用水效率,从根本上扭转了超采地下水的趋势,实现了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对于维系地区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水利兴则农业兴,水利兴则民心安,水利兴则国家稳。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张北来说,水利改革是“三农”工作的“牛鼻子”,也是科学发展的关节点。未来3年,张北将每年新增高效节水工程5万多亩,使全县30万亩水浇地全部变成膜下滴灌,以深化水利改革圆群众期盼的山川秀美、绿水长流的生态之梦,再现坝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态盛景。

  (作者为河北省张北县县长)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27日 05 版)
(责编:李卓、王溪)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