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不想送”
●乐乐(化名) 女 23岁 黑龙江人
其实我不想送礼,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月薪平均5000元左右,今年过年给家里人买礼物,一共花掉1万多元,相当于我两个多月工资。
小的时候,每一年过年都能领到很多压岁钱,今年妈妈跟我说,你已经工作,是个大人了,应该给长辈红包,表示孝心,我就给姥姥和奶奶一人包了一千元,本来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可是,妈妈身边的朋友,都跟她说自己的女儿买了什么样的礼物孝敬她们,妈妈听了特别不开心。于是,临回老家的前几天,我又买了价值3000多元的化妆品,我知道妈妈喜欢这个,收到这个礼物,她一定很开心。
后来我想,既然已经给几个长辈买礼物了,那么就应该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买一份,家里的太奶奶年龄很大了,为她考虑,我买了一个智能手机,这个手机功能多,也能把字体放大,她眼睛不太好了,刚刚能用得上。
在火车站的时候,我又买了几包点心,回到老家后,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可以一同分享,林林总总加起来,今年回家我一共花了一万多元,工资卡里面的钱,基本都花光了,等过完年再回北京,日常消费,我想只能刷信用卡了。
其实我不想送。不是说我不想让家人高兴,只是感觉买的这些礼物,已经超过我的承受能力,如果明年还要花这么多钱,我宁愿在公司加班。
■ 收礼故事
往年收水果 今年改收电子券
●徐先生 51岁 四川成都人 公务员
今年,我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我工作管辖的范围内,有一家水果批发市场。以往逢年过节,市场里大大小小的商户都给我家拉来一箱箱水果。山竹、提子、苹果等,反正什么水果都有,吃都吃不完。可是,这些礼品退也退不得,这些人给你送,你要是不收,人家还有别的想法。
吃不完,我就把这些水果塞汽车后备厢里,然后一趟趟给亲戚家送。过个年,我都快成快递小哥了。
2012年底,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送水果的批发商减少了。往年春节,我们家中至少得堆上10箱水果,但今年直到年初也就2箱。这八项规定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解放啊。
可是,人家虽然不送水果,却变着法儿送别的东西。过年这几天来,我老是收到几个批发商的拜年短信或微信,短信最后,都跟着一串儿长长的数字号码和密码。一开始我纳闷儿,这是什么东西呀?一打听才知道,这是电商网站的电子购物券,金额从100到1000元不等。
这些人还真是与时俱进,可我平时从来都不网购啊!送礼啊,真是送的人为难,收的人也为难。
“我只需要他们陪我”
●孙奶奶 79岁 河北石家庄人
老伴去世6年多了,我一直自己生活。5个孩子各有各的家庭,算起来每个月能有一两家人趁着周末来看看我,顺便带些吃的、用的。过年这几天,他们都大包小包地往我这儿拎。我知道是他们花了好多钱买的各种营养食品和礼盒,堆得冰箱里都塞不下。
可我一个人一张嘴,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很多吃的根本吃不了,也吃不完。有时就让他们原封不动地带回去,孩子们嘴上不说,我也知道他们不乐意,觉得我不领情。
从前年开始,我的重孙子们陆续出生,小不点们各有各的可爱,每次见了我都稀罕得不得了。可惜有一个重孙女在东北生活,一年只回来一次。两个本地的重孙子,算下来都一岁左右了,我也只见过两面而已。
可今年除夕夜,三个重孙都聚集到家里给我拜年来了,我逗逗这个,抱抱那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那天我这个两居室里,挤了20口人,甭提多热闹了。
过年嘛,就是全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给我带那么多东西来干吗,我自己能吃多少,我也不在乎他们花了多少钱给我买的海参鲍鱼,我就在乎他们能不能多陪陪我这个老太太,让我多看看我的重孙们。(统筹/朱自洁 采写/杨峰 黄颖 李馨 胡涵 王叔坤 李雪莹 吴振鹏 新京报制图/陈冬)
(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