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60万款特色农产品上线阿里平台 数字化助力丰收节增收

2022年09月15日08:16 | 来源:环球网
小字号

原标题:60万款特色农产品上线阿里平台 数字化助力丰收节增收

9月13日,农业农村部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启动仪式在京举行。阿里巴巴在现场发布丰收节“助农行动”,金秋消费季期间将上线1000余个县域60多万款特色农产品,发放5000万张丰收券给消费者带动农产品销售,为乡亲们增收贡献数字化力量。

在现场,相关企业展示了近年来的助农成果。在阿里巴巴展区,记者品尝到来自甘肃礼县、广西灵山、湖南永顺等多个县域特色农产品,了解到数字化从餐桌来到土地后的新成果,得益于农业产地数字化,乡亲们腰包变得更鼓了。

“原产地助农是我们今年最大的亮点。”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项煌妹表示,“阿里巴巴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丰收节助农号召,整合集团涉及产、供、销全产业链的14个业务,开展‘消费兴农’‘营销富农’‘产业强农’‘科技兴农’四大行动,联手全国1000多个县域打造特色农产品,让乡亲和消费者更多得实惠。”

“中国是猕猴桃的故乡,却因无法做到规模化‘即食’而被国外品牌拿走大部分利润。”阿里巴巴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翟舒嘉介绍到,“而如今我们专门成立研发中心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为陕西武功当地的600余家农户平均每户创收2.5万元左右,这些猕猴桃也将通过阿里巴巴多渠道来到消费者手里。”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是新西兰的13倍,而收益却相差甚远。以2019年为例,我国猕猴桃种植利润大约为每亩3500-4000元,新西兰佳沛猕猴桃金果收益是每亩4万元,差距有10倍之甚。

为破解这一难题,阿里巴巴数字农业成立农业科技中心,通过在猕猴桃原产地把控原料品质、研发硬件设备、全产业链数字化等措施,进行“即食猕猴桃”技术研发。今年仅在陕西武功一地便将生产400万斤即食猕猴桃。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即食猕猴桃已在淘菜菜、盒马、大润发等多渠道上市。同时今年盒马、大润发将在全国800多家门店,围绕产地直采、消费助农开展丰收节活动;淘菜菜将在全国200个城市、100万社区团长中推广特色、低碳农产品。

品牌+设计+营销,数字化让乡亲们腰包再鼓一点

陕西宜君苹果、云南澜沧咖啡、湖南永顺辣酱……在现场阿里巴巴展区上,一些既上档次又饱含乡土文化的包装设计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

“大家看这个苹果的包装其实是借鉴了宜君剪纸艺术。”阿里公益驻宜君乡村振兴特派员王尚念介绍到,“其实今天我还代表了没能到现场的20多个乡村特派员兄弟姐妹,他们正在积极筹备丰收节,帮助当地乡亲们的好货销往全国。”

王尚念介绍的正是陕西宜君苹果,外包装由阿里巴巴公益设计师团队设计,去年销量增加了3000万元。这个由公益设计师团队由1000余人组成,2020年启动了专为乡村进行品牌设计的“寻找远方的美好”项目,跟随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团队到访20多个脱贫县,覆盖电商、农文旅等方面,为乡村资源“特上加特”。

2021年,832个脱贫县在阿里巴巴平台销售额达1281亿元,同比增长超16%。今年丰收节期间,阿里公益、数字乡村将联合淘宝直播,为50多个重点县域持续带货。同时,阿里公益还将在湖南永顺、河北张北等地打造丰收节线下县域盛典,通过全网直播展示展示乡村之美。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阿里巴巴今年丰收节期间参与的14个业务部门涉及到产、供、销全产业链,重点活动将覆盖1000余个县域产地的60万款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下的800多家门店,上百万社区团长以及8个线上业务,为产销两地的用户带了一个实惠的丰收节。

“大众熟知平台企业在乡村振兴方面的作为主要是促消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表示,“其实近年来不少平台企业已经深入原产地,配合县域做了不少产业、品牌营销等工作,用数字化为乡亲们增收。”

“今年我们明确提出要做‘营销富农’‘产业强农’。”项煌妹介绍到,“同时在阿里平台上有上千万的新农人在购买农资农具,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兴农’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2022年7月,阿里巴巴公布“热土计划”2022,持续从产业、人才、科技三个方面助力乡村振兴。数字化正不断从餐桌走向土地,从城市来到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数字化力量。

(责编:曹淼、李源)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助力深水边际油气藏开发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投用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今日,随着位于我国海南莺歌海的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投入生产,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取得新进展,可以使很多原本不具备经济效益的深水边际油气藏得到有效开发。 据了解,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是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重要技术装备,由水下井口、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系统、水下多功能管汇等多种复杂水下结构物组成,在低温高压的深海环境中搭建起能够有序传输传送海底油气物流、液压和电气控制信号、水下生产设施状态信息的“多向通道”。…
业内:以标准化推动钢铁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2 (第四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暨2022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北京专场”上,与会嘉宾认为,标准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快钢铁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设,推进质量分级在不同产品应用领域的应用、扩展,以标准化助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补短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