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肿瘤耐药新机制

2022年09月15日08:5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中国科研人员发现肿瘤耐药新机制

  记者14日从四川大学获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崇教授、刘玉教授团队联合泌尿外科魏强教授近日在《Cancer Cell》发表研究论文《Acquired semi-squamatiza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suggests differentiation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bladder cancer》,发现了半鳞状分化是膀胱癌化疗耐药的一个新特征,进而提出靶向组织蛋白酶CTSH促进耐药肿瘤细胞终末分化的分化治疗策略。

  据了解,尽管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越来越多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案进入临床,化疗仍然是目前临床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大多数肿瘤或早或晚都会对化疗产生耐药性,从而复发和进展。目前肿瘤化疗耐受的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解析。肌层浸润型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IBC)是最为常见和恶性的泌尿系统肿瘤,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是不可手术和转移性MIBC的一线治疗方案,而由于化疗耐药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化疗失败,导致肿瘤复发和进展。

  MIBC的动物模型较为缺乏。本研究中,陈崇教授团队构建了p53和Pten缺失、Myc过表达的原发、原位的MIBC小鼠模型。该模型能准确地表征MI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利用该模型,团队测试了其对MIBC临床化疗方案(顺铂+吉西他滨)的反应,发现该模型能精准地呈现与临床相似的反应到复发耐药的全过程。

  为了解析MIBC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团队利用单细胞组学分析构建了MIBC获得性耐药的分子路径。通过barcoding示踪等实验,证实肿瘤细胞谱系可塑性是MIBC获得性耐药的主要途径。结合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多组学及病理分析,发现逐步的鳞状分化是MIBC获得性耐药的显著特征。临床上,化疗耐受的MIBC也呈现鳞状分化特征,并且鳞状分化评分与患者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进而,团队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了耐药MIBC鳞状分化的治疗靶标——组织蛋白酶CTSH。CTSH在小鼠和患者MIBC中随着化疗逐渐上调。敲除CTSH能特异地抑制耐药MIBC的体内体外生长。CTSH抑制剂E64也能有效地抑制耐药的小鼠MIBC和患者PDX的生长,而对化疗敏感的MIBC没有明显作用。

  团队通过病理分析、分化标志物染色及单细胞组学、转录组、蛋白质组学等分析,发现敲除CTSH或者E64处理后,原先已经呈现一定程度的鳞状分化的MIBC细胞发生了终末鳞状分化。机制上,CTSH抑制后,肿瘤坏死因子(TNF)上调,进而通过TNF受体(TNFR1)及下游的CASPASE-8促进肿瘤细胞终末鳞状分化,并最终发生细胞焦亡。

  该工作从构建新型精准膀胱癌小鼠模型出发,揭示了MIBC获得性化疗耐药半鳞状分化的谱系可塑性新特征,提出了靶向CTSH促进其终末鳞状分化的分化治疗新策略。虽然分化治疗已经在白血病治疗,特别是中国科学家发展的全反式维甲酸+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成功应用,但在实体肿瘤中的尝试大多不太成功。本研究可望对实体肿瘤的分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泌尿外科王漫丽博士、陈雪兰博士、谭平博士、博士研究生王怡匀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崇教授、刘玉教授、魏强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魏于全院士的指导。四川大学黄灿华教授等参与了该研究。(记者 贺劭清)

(责编:赵竹青、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再延长4个月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车柯蒙)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助企纾困解难,9月14日,税务总局联合财政部制发了《关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继续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17号,以下简称《公告》),明确自2022年9月1日起,按照《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关于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2号)已享受延缓缴纳税费50%的制造业中型企业和延缓缴纳税费100%的制造业小微企业,其已缓缴税费的缓缴期限届满后继续延长4个月。 记者了解到,缓缴税费相当于国家为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
助力深水边际油气藏开发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投用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今日,随着位于我国海南莺歌海的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投入生产,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取得新进展,可以使很多原本不具备经济效益的深水边际油气藏得到有效开发。 据了解,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是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重要技术装备,由水下井口、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系统、水下多功能管汇等多种复杂水下结构物组成,在低温高压的深海环境中搭建起能够有序传输传送海底油气物流、液压和电气控制信号、水下生产设施状态信息的“多向通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