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添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光伏电站建设顺利推进,这笔贷款帮了大忙。”安徽骄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融资负责人张春光介绍,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兴业银行合肥分行在一季度提供的1000万元贷款利率很优惠,使企业资金成本负担大为减轻。
“金融辅导队上门了解情况,给出1亿元授信额度,6天后26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提起农业银行青岛即墨分行的贴心服务,山东青岛德顺昕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初德军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
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信贷供需两旺;金融创新为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注入资金“活水”,金融服务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有效支撑。
“量”增“价”降、结构优化,信贷投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全力稳经营主体、稳经济增长。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借助跨境直播,我们拿下一单,金额超过百万元。”广东深圳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相柱说,旗下两家工厂满负荷运转,第三间工厂已投产试运营,今年有信心实现产能翻番。
为帮助这家外贸企业顺利拓展业务,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截至目前共为其提供4000万元的信贷支持,以及线上收汇、结汇等跨境金融服务。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条件。”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政策工具,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3.6%,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引导贷款利率下降,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临近用餐时间,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悦鑫隆海鲜楼的大厅内座无虚席。“店里4月份营业收入有50多万元,离不开银行的帮助。”店主杨荣说,今年1月,武鸣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其发放了30万元“桂惠贷—新市民贷”,利率较同类贷款低2个百分点,房租、进货、招人的钱都有了着落。
出台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减费让利、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金融部门持续着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2022年,我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当前,各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今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3.8%,比上季度上升10.3个百分点;资金周转指数为59.9%,比上季度上升3.3个百分点。
——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没想到凭借专利也能获得贷款。”山东华天电气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瑜说,今年初,企业生产研发存在资金缺口,想申请贷款却缺乏抵押物。在济南高新区科创金融服务专班的牵线搭桥下,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评估认定企业两项专利技术具备较高市场价值,无需提供房产等抵押物即可获得贷款。企业不久后便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
金融业落实宏观政策要求,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常态化支持机制。同时,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加力支持小微市场主体恢复发展。
截至4月末,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4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超3800亿元。1—4月,交通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等领域均实现同比多增。截至一季度末,中国银行对公绿色信贷余额超过2万亿元;农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促进消费恢复、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金融全力支持扩内需
金融部门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
——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
福建霞浦县海岸风光优美,游客纷至沓来。“今年消费回暖,‘五一’假期房间客满。”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乡见花竹民宿老板张培雄说,不久前他打算扩建民宿,但苦于手头缺资金。邮储银行霞浦支行开通了绿色通道,及时发放了15万元信用贷款。“我们正加紧施工,新客房很快就能用上了!”张培雄说。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联合福建有关部门出台金融促消费政策,从扩大汽车及餐饮文旅消费等方面入手,助力消费加快回暖;重庆金融监管部门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围绕商品制造核心企业等供给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信用贷款产品……金融畅流,帮助众多经营主体扩大市场供给,有效激发消费活力。
——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
5月上旬,位于安徽寿县的引江济淮二期东淝河一线船闸改造工程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于去年底正式开工,工程总工期60个月。
“我们已累计向工程投放贷款20亿元,接下来将继续提升资料审核质效,保障贷款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分行基础设施客户处负责人汤高峰说。
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支撑。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有力补充了270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资本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表示,将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
监管部门鼓励保险资金对绿色产业进行投资,支持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公路交通重大项目。体量大、期限长的保险资金成为各地稳投资的“优选项”:广西谋划,用3年时间引入保险资金3000亿元;四川表示,积极推进“险资入川”,力争2023年末规模超过5000亿元;河南计划,“十四五”末全省新增保险资金运用要达3000亿元……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经营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高
围绕各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全面提升服务质效,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高。
——优化信贷流程、增加科技“含量”,普惠金融服务扩面提质。
“不用去银行,在家门口就能办贷款,手续很简单!”为扩大小棚虾养殖规模,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尖山街道犁头嘴村养殖户吴华今年2月向广西北部湾银行申请了一笔“乡村贷”。银行工作人员带着平板电脑来到他家,协助录入信息,现场生成授信额度。
针对小微企业、涉农企业融资难题,金融部门努力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主动对接金融需求、上门服务“一户一策”,在很多地方已成为金融机构的“常规动作”。
——减费让利,助力经营主体轻装前行。
山东一家肉食品加工企业,日常结算对支票、跨行转账、收单需求量较大。该公司财务人员曹旭介绍,截至5月7日,企业在平邑农商银行山阴分理处累计结算903次、收单2.07万笔,共节省手续费11.26万元。
真金白银让利于企。建设银行表示,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4年9月30日,该行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免收开户、账户选号、组合印鉴管理、印鉴变更与挂失四类费用优惠,实现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正常账户服务全免费。
“我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带动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明显上升。”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下一步,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葛孟超、王沛、游仪、祝佳祺)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7日 0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