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喻景权——

让科学技术真正走进农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窦 皓
2023年08月01日06: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喻景权(左二)和学生在实验室。
  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喻景权:1963年生,浙江义乌人,现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常务副主任。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蔬菜抗逆高产调控领域研究,在蔬菜抗逆栽培、栽培模式革新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为我国蔬菜产业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4项。

 

  “喻老师,您看这些西红柿长势咋样?后期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一间办公室里,喻景权院士正通过手机视频,与山东的农民讨论西红柿种植的技术问题。手机屏幕上,使用了无土栽培技术的西红柿秧苗颜色青绿,枝条挺拔,长势正旺。

  “只有了解清楚农户的真实需求,才能更好地确定研究方向。”经常和农户打交道的喻景权,手机里存着全国各地上百个农户的联系方式。无论多忙,对于微信上发来的蔬菜种植技术难题,他都一一进行解答。深耕蔬菜生长研究领域四十余载的他,经常被人称为“农民的朋友”。

  “学有所成,就要踏踏实实地做点事”

  走进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的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实验室,一排排正在培育的植株整齐摆放在架子上,室内温度、湿度、光强等参数都可以实现精准调控……

  正在忙碌的喻景权告诉记者,他研究的主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尤其是蔬菜种植方面的技术和规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怎样让消费者吃到更营养更安全的蔬菜。”喻景权说。

  1963年,喻景权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田地里长大的他,从小就对农学相关问题感到好奇。1979年,喻景权进入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学习,毕业后被分配至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工作,开始从事蔬菜种植研究。

  从浙江省农科院到临安天目山区高山蔬菜研究基地,喻景权需要换乘6趟公交车才能到达。天气不好的时候,他就吃住在山上。那时候,条件艰苦,甚至连种大棚用的塑料薄膜都很紧缺,但喻景权克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真正走进农田以后,我发现在学校里学习的农业技术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如何培育出能适应恶劣环境且更加优质的蔬菜,是喻景权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1988年,喻景权赴海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博士后期间担任国外某知名基础研究机构的研究员。1995年,喻景权已在专业领域小有成就,许多知名企业向他发出邀请,并许诺丰厚待遇,但他毅然选择回国,选择回到母校任教。

  回忆过往,喻景权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学有所成,就要踏踏实实地做点事,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喻景权认为,这正是一个农业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

  “科研成果都是在摸爬滚打里磨出来的”

  远望夜晚的实验室大楼,已近晚上11点,依然有办公室亮着灯,那是喻景权仍在实验室忙碌着。

  “科研成果都是在摸爬滚打里磨出来的。”喻景权说,他刚回国时,科研经费十分短缺,实验室也只是一间狭小破旧的老房子。但喻景权毫不气馁,开始了蔬菜抗逆高产调控领域的研究。

  “人们常说搞科研是坐‘冷板凳’,但想要出成果就不能按部就班,有的时候,意外情况恰恰是值得深挖的线索。”谈及自己的科研心得,喻景权如是说。

  在一次对提高蔬菜抗低温能力的研究中,喻景权和团队尝试将提取的植物源化合物喷洒到蔬菜中,观察实验效果。其中的一间大棚,由于黄瓜自身患有枯萎病,按常理抗低温的效果自然会受到干扰。

  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喷了药剂的那几行黄瓜长得特别好。这说明药剂不仅能提高植物的耐低温能力,还能提高植物对枯萎病的抗性。

  “我们的技术对枯萎病很有效果!”喻景权难掩激动,回到实验室便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研究。

  凭着细心的观察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喻景权率先鉴定出茄果类、瓜类和豆类蔬菜根系释放的15种自毒物质,探明自毒物质是引起蔬菜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并建立“除障因、增抗性”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此外,喻景权还带领团队探明了影响蔬菜抗冷、光合效率和瓜类坐果的调控物质及其作用机制,并研发了仿生调控产品和抗逆调控方法,大幅提高光合效率和产量。

  最近10年,喻景权又将视角投向西部地区蔬菜种植问题,研发出SAS无土栽培技术,实现了无土栽培技术的革新;他和团队成员研发出新型盐碱水淡化技术,帮助西部地区摆脱自然环境的限制,解决蔬菜供应难题。在西北荒漠深处,新技术克服了水质恶劣、土地盐碱化等诸多问题,让当地群众吃上了物美价廉的无土栽培黄瓜、番茄等蔬果……

  虽然年届六旬,但喻景权常常坚持前往基层一线,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关系到农户蔬菜种植的收成,一定不能出差错。”喻景权说。

  “了解农户的技术需求,才能做好研究”

  去年,喻景权带领学生深入西北戈壁,针对当地的蔬菜种植情况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调研和技术推广。

  “甘肃酒泉的荒漠地带,风沙遍地,环境恶劣。”2018级直博生杨峰俊说,每天一大早,喻景权带着他们来到农户的蔬菜种植示范棚,指导农户安装调试无土栽培设备,并跟他们探讨技术细节。

  “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农户的技术需求,才能做好研究。”调研中,喻景权的这句话让杨峰俊印象很深。

  过了晌午,工作还没结束,有村民带着煮好的饺子来到大棚。木板当桌,大家席地而坐,就在大棚这样简陋的环境里,喻景权和学生们一边吃饭一边研讨。

  “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敬业精神。”喻景权说。

  平日里,他的手机都是全天开机,随时接收学生发来的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行程排得满满的喻景权常常出差,但出差回来后他总是第一时间来到实验室或者温室大棚,了解实验进展,讨论实验细节,有时直到深夜。

  “喻老师不仅对专业精益求精,还始终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和大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周艳虹说,她清楚地记得,针对冬春寡照制约蔬菜产量和品质问题,喻景权带着团队摸清了光环境信号调控蔬菜生长发育的机制,研究出LED精准补光新方法。为建好灯光系统,实验所需的各种各样的灯具,都是喻景权带着学生们到市场上一个一个淘回来的。

  “叮——叮——”记者采访过程中,喻景权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笑着说,学生发来了一组实验数据,他需要马上去看一下。

 

  ■记者手记

  国之所需,当为毕生之所往

  科研“开花结果”的背后,少不了苦坐“冷板凳”的坚守。从农家学子到学成回国,再到为了科研和技术推广扎根田野……在重大的人生选择面前,喻景权总是将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迎难而上,这样的家国情怀贯穿了他的科研人生,也成为他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的动力之源。

  更可贵的是,除了始终如一的坚守,喻景权还用实际行动感染着周围的人。国之所需,当为毕生之所往。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秉持科学的信念,怀揣求知的梦想,他们正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攀登、砥砺前行。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1日 06 版)

(责编:胡永秋、白宇)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国家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 形成促进消费一揽子政策体系
  “促消费政策不是所谓的‘掏空钱包’‘透支需求’”“持续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有效手段”“改善消费环境是恢复扩大消费的一个重要支撑”…… 近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经国务院同意,已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地方、各部门,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7月3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介绍了《措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 水利部滚动安排部署防御工作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欧阳易佳) 7月31日中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紧急主持召开会商会,滚动分析研判海河流域雨情、水情、汛情发展态势,对海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 受台风“杜苏芮”减弱低压环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海河流域永定河干支流、大清河北支拒马河、滹沱河和滏阳河支流等1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拒马河等4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洪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