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银发消费”系列策划
AI换脸秒变“儿子” 警惕金融诈骗盯上老人
一盒“免费”鸡蛋、一款新型“理财产品”、一次“低价旅游”……面对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消费市场,老年人应如何擦亮双眼,避免被虚假骗局蒙蔽?对此,人民网联动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推出“护航银发消费”特别策划,从保健食品、金融理财、旅游出行、养老生活等方面,以案说理,为老年人的健康权益保驾护航,为银发族身边的子女提供实用建议和指导,让父母的晚年生活拥有更多温暖和幸福。
2023年6月的一天,广州的龚伯接到了“儿子”求助转账100万的电话,他通过视频确认是“儿子”本人后,火急火燎地赶到银行准备转账,被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儿子”其实是由AI换脸生成,帮老人家及时止了损。
当前,随着各类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犯罪的手段也在不断“进化升级”。尤其是对新科技新应用不熟悉的老年人群,这些花样翻新诈骗手段给他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新型诈骗种类多 子女需做好第一道“防火墙”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但也为诈骗犯罪带来了可乘之机,许多老年人被锁定为实施新型诈骗的主要目标。
去年10月,上海反诈中心发布的一则案例介绍,68岁的徐女士接到冒充客服的视频(facetime)电话,称其之前在支付宝上申请的百万保障已到期,若不关闭将每月自动扣款2000元,并发送伪造的银行聊天记录给徐女士,诱导她转账,最终徐女士被骗10万元。
类似的新型诈骗,往往都是借助高科技手段,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工具(QQ、微信、微博等)等方式实施。不法分子会编造各种理由、变换各种形象,诱导老年人进行金融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2023年10月16日,沈阳铁路公安局沈阳公安处乘警支队女子乘务大队民警在列车上向老年乘客进行反诈骗宣传。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交友、养生、书画收藏等旗号,利用一些老年人“捡漏”“暴富”的心态,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老年人上当。这些骗局往往先给自己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令人防不胜防。
在前不久,上海警方侦破一起专门诱骗收藏爱好群体投资购买假冒收藏品并从中牟利的案件。家住闵行区的74岁居民黄先生爱好收藏,今年2月,其家人偶然发现他在近2年时间里陆续花费49万元购入大量“收藏品”,而一直联系的销售却突然失联,遂向闵行警方报案。
面对花样翻新的新型诈骗手法,作为子女,一定要及时与老年人沟通交流,做好他们的第一道“防火墙”。比如,关心他们的日常喜好,了解他们的财务状况,经常向老人分享普及金融领域防诈知识等,帮助其了解新型诈骗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风险防范能力。
关注涉老投资风险 共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打击涉老诈骗行为。广泛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目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犯罪。
记者梳理中消协公开发布的金融理财诈骗典型案例发现,近年来,不法分子用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养老服务等说辞,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高回报”产品的案例层出不穷。这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理财知识不足、辨识能力不强等特点,绞尽脑汁骗光他们的“钱袋子”。
“免费送礼”是不法分子吸引老年人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消协公布的案例中,青岛的王女士为领礼品参加了某投资公司举办的理财讲座,听说该公司理财产品高利息、低风险,便心动不已,签署了高达100余万元的理财合同。到家后才发现是一份借款合同。合同到期后,经营者无法还款,被转移的钱财也难以追回。
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涉及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各类投诉层出不穷。“人民投诉”平台网页截图
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也曾接到过多例有关“坑老”的投诉。在此提醒各位老年朋友以及家有老人的子女们,一定要告知老人,理财应以“稳”为主,不要被小礼品或口头承诺的福利诱惑,特别是看到“高收益”“低风险”“快钱”等字样时,一定要多留“心眼儿”。
此外,利用非法集资手段实施诈骗也是常见手段。这类骗局主要以发展会员、投资加盟店,或利用 P2P(网络借贷平台)和民间借贷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据中消协提供的案例,一家号称经营投资黄花梨种植和林权转让项目的公司以股权转让集资为名,邀请老年人观看宣传视频、听取投资讲座。受害者李女士在此案中被骗15万元,至今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
此外,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的案例中,还有利用互联网电子商铺、电子百货等虚拟产品,以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或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名词迷惑投资人,谎称是新的投资理财工具或金融衍生物等形式,哄骗老年人深信不疑。
中消协提醒,老年人一旦发现投资理财上当受骗,第一时间要选择报警。同时可以向银监会举报,由当地银监、公安等部门介入查处。如果是群体性案件公安已经立案的,可以马上去登记。
金融理财如同双刃剑,既能带来财富增值,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侵害老年消费者的工具。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各界以及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当携手合作,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老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共同守护好老人的“钱袋子”。(以上案例均来自中消协和媒体曝光)
“人民消费”大型融媒体专栏简介:
为进一步拓宽消费教育渠道、丰富消费教育形式,2023年,中消协联合人民网共同推出“人民消费”大型融媒体专栏暨“中消协消费教育基地”,助力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相关阅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