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擦亮美丽中国底色 能源低碳转型释放绿色发展动能

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
2024年06月06日19:2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初夏时节,站在位于珠江口的金湾“绿能港”码头,不时地会看见中华白海豚在水中嬉戏。它们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欢快的身影在水中清晰可见。

“中华白海豚一般生活在水深5至25米的浅海区域,对水质要求极高。”金湾“绿能港”设备维保部工作人员表示,为更好地保护好它们,在项目建设期间,厂区采取隔泥围网、减少打桩噪音等环保措施,降低对海洋生态影响。在生产运营期间,含油污水经过生化薄膜工艺处理后,再回收到厂区进行绿化,不向大海排放污水。

这只是能源行业加大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能源行业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能源低碳转型正在发力生态保护。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将聚焦增产减污等八项重点任务,推动“北部湾环保升级”“渤海废气综合减排”“净土保卫”三项专项行动。到2028年底,实现敏感海域新建项目生产水全部回注,现有项目生产水排放逐步减量;推广各海域生产设施生产水、生活污水在线监测;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打造无废企业和绿色工厂。

“2023年,从严管控废水排放、升级治理大气污染、全过程管控固体废物、源头防治土壤污染、全面排查新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炼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持续下降,20231个产废点实现信息化管理。”中国石油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宁夏煤业任家庄矿大宗煤基固废绿色充填工程示范项目煤基固废利用率96%,每年可消纳煤基固废30万吨;江苏常州电厂630兆瓦大型燃煤机组资源化处置多种污泥固废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承接了常州市工业园区的生活污泥和印染污泥处置,处理规模为500吨/天,年处理量近16万吨……到2024年底,国家能源集团将启动10个左右煤基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试点,进一步拓展煤矸石等重点固废的规模化利用途径。

国资委日前印发的《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指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化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增强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引领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业内人士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绿色低碳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能源企业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各环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责编:乔业琼、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