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当假日遇上“国潮” 新场景激活暑期文旅新动能

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
2024年06月12日08:4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赛龙舟、吃粽子、采艾蒿、做香囊、穿汉服、逛非遗集市……当“国潮”遇上传统佳节,民俗小城游、沉浸式新中式游等新趋势、新玩法竞相涌现,吸引游客“拾趣”端午,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今年以来,我国文旅需求常态化发展,人们的出游意愿稳步增长。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端午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61671.9万人次,日均约20557.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8%。

近日,多地承办龙舟赛事,助力打造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新名片。广东佛山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成为端午假期的热门“民俗小城”。此外,江苏南京、湖北宜昌、江西南昌、福建福州、四川成都等多个城市已陆续开启龙舟赛事,进一步推动龙舟文化的传承。成都推出“2+5+N+10”端午节文旅活动,即2个主会场活动、5个端午主题特色民俗活动、N个城市配套活动、10条端午民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在全市营造可欣赏、可参与、可体验、可消费的端午文旅活动和消费场景。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民俗活动激发市民游客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在西安大唐芙蓉园景区,“唐朝运动会”正式亮相,端午斗百草、大唐蹴鞠、端阳智除五毒,传统运动结合端午习俗。在四川成都,双流黄龙溪古镇六月“舟市”精彩上演。来自巴基斯坦、英国和摩洛哥等多国留学生在成都融创乐园,与熊猫人偶、现场游客一起包粽子,沉浸体验端午传统民俗。在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设置端午主题互动区,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手艺人现场制作糖画、流苏香囊、端午元素面塑,将端午习俗和龙年元素相融合,吸引游客驻足欣赏。

民俗旅游项目受到热捧,民俗线路走俏催热端午旅游市。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平台标签或描述含“龙舟”“端午”“粽子”等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增长5成,端午期间相关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2倍。各类深度体验中国历史文化的“新中式”旅行受到年轻用户关注,热门的“新中式”旅行方式包括历史博物馆参观、历史文化景区打卡、汉服妆造体验等。截至目前,端午假期各地历史博物馆的2-4小时精讲小团和研学团咨询热度同比上涨超过2倍。

端午小长假作为暑期出游高峰的开端,将助推各地生活服务业消费加速、扩容提质,为各地文旅市场打好暑期旺季“前哨”。美团数据显示,今年5月,暑期文旅预订单量(含门票、住宿、交通等)同比增长63%,“水上乐园”相关景区搜索热度环比增长48%,已有不少消费者开始提前“囤”暑期旅游产品。

“随着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文化和旅游正在更深度、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加速融合,目的地文娱产品丰富程度已经成为影响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悦目”外,更追求“赏心”,旅游业态也随之涌现出更多、更新的“打开方式”,新场景、新业态既要满足民众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将人们的心带向更美的“诗和远方”。

 

(责编:杨曦、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