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办: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1200万人

人民网北京2月24日电 (方经纶)“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如果留不住年轻人、吸引不了年轻人的话,是很难说振兴的。”在国务院新闻办2月2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等返乡入乡创业。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1200万人。
韩文秀指出,“过去我们做‘三农’工作,更多是考虑人往哪里去,而现在还要考虑人从哪里来。”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一些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今后谁来种地、谁来兴村,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韩文秀表示,随着交通条件更加便利、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田园生活、慢节奏的生活、较低的生活成本等因素,成为吸引年轻人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等返乡入乡创业,带动了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新农人”“农创客”,带着技术和创新而来,带着梦想和热爱而来,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适应该趋势,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进行了部署。重点是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
韩文秀介绍,一方面,注重加强对本乡本土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等措施,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注重外部人才引进,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实施一批基层服务项目等措施,为乡村发展引进一批急需的人才。
“总的就是要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遇来吸引人,用乡村田园宜居的优美环境来留住人,解决好职业发展、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让年轻人在农村留得下,发展得越来越好。”韩文秀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