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五六十万本金靠股票知识赚钱打翻身仗
赵善荣重新振作,拿着朋友们借来的五六十万元本金,再次杀入股市,通过股市二次“革命”,再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听到朋友讲,天津有可能要开第三家交易所,于是他前往天津,在“一级半市场”,即自发形成的市场,专门购买天津的内部股。经历了大起大落,赵善荣开始摒弃以往的投机炒作,并转向价值投资。他先前往21家出售内部股的公司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行业与基本面的考察,选择了其中的六七家进行重点投资。到1996年这些内部股分批上市,赵善荣不仅还清所有的债务,还净赚200多万元。
“以往是凭着我的勇气,把市场当作印钞机,不会享受投资过程,那是投机,也可以说是暴富;而真正的财富则是需要知识和文化的握手,现在我是靠学习积累股票的历史知识在挣钱,也就是追求价值投资。”赵善荣说道。“坚持价值投资”,他认为这是他找到了的“一辈子的真理”。
同时他反复强调,“根据国际股市的惯例,市盈率非常重要,大家如果了解熟悉世界上上市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会有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赵善荣说,“因为收藏股票就要研究股市的历史,我发现我国近代股市出现过三次股灾,主要是炒作过度和泡沫太大。把历史事件串连起来看,‘高位减仓’意识会增强。”
赵善荣的收藏故事化浆池内打捞“大雁塔”
1999年,赵善荣打听到西安的“大雁塔”股票被送进了造纸厂,即将被处理掉,立马乘飞机赶到西安,造纸厂的工作人员说股票已经被放进了化浆池。急性子的他租了潜水服,跳进充满腐蚀性液体的化浆池,还借了渔网来捞。幸运的是,捞上来的一团股票中,有二十几张品相完好的“大雁塔”股票。
这套实物股票是1992年由陕西百货、西安民生百货等公司发行,由西安印钞厂印制的股权凭证,这套股票上印着大雁塔、铜车马、壶口瀑布等代表古都文明的精美图案。如今,这套“西安三珍”就静静地躺在深圳博物馆的储藏柜里。
曾给儿子取名叫“证券”
“我的股票收藏曾在北京大学展览。当时,正好儿子降生,就给他起名叫赵证券。”后来曹凤岐教授对他讲,赵证券太俗了,把券字拿掉,就叫赵证吧。赵证的名字,到今天已经叫了14年。赵善荣强调,他收藏股票的目的,就是要呼吁中国的证券界尽快把见证中国股市历史的实物股票保护和抢救起来。
多年前,他有一个计划是到世界五大交易所去展览中国的实物股票。赵善荣说,因为身体原因肯定去不成了,但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实现他的这个夙愿。
他现在既出书,又建网站。之前他有三大设想,即帮助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分别建设股票博物馆,其目标已经成功实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