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两市再度重挫,将三个交易日的反弹几乎全部吞没。板块几乎全线下挫,煤炭、土地流转、生态农业、4G、稀土、传媒娱乐等板块跌幅居前,两市仅黄金板块飘红,个股普跌。截至收盘,沪指报2073.1点,跌1.58%,成交额667.7亿元;深成指报7897.33点,跌2.46%,创出今年8月份以来的新低,成交额963.8亿元。
三大原因引发下跌
周四A股市场出现单边下跌走势,沪深两市股指低开低走,并再度下探前期低点。其中,沪指出现光头光脚中阴线,深成指则创出今年8月初以来的新低。周期股和银行股发力做空大盘,前期热炒的题材亦普遍回调。两市场成交量维持较低水平,资金面不足持续困扰A股市场。高送转延续周三强势,早盘再遭爆炒,成为两市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而权重股低迷,使大盘难以延续反弹。
安信证券分析师邓雨春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终归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的状态,在反弹三天后,还是稳不住继续下探。而至于下探的原因有很多,而且最关键是没有利好消息的刺激,所以技术上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
科德投资则认为,周三短线反弹没有得到延续,指数周四继续下跌,一是因为动力煤价格在连续几周反弹之后最近再次下跌,煤炭板块受到这一消息遭遇重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方面也因为西方圣诞节而走势清淡。近期在美国缩减QE规模的情况下国际金价大幅下跌,QE退出的步伐还没完全走完,因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将承压。
另一方面,央行周四再次暂停了逆回购操作,两市一天国债逆回购的收益率超过10%,明显反映出年关阶段资金紧张。此外,结合技术层面来看,市场在五日线附近没有得到量能的充分支持,抛压再次击倒市场。
周四盘面上,一方面是资源类个股继续领跌,另一方面被市场炒得比较热的农业、4G和家电股也都走到跌幅榜前列。前期热点板块的下跌极大地打击了市场的人气,现在市场缺乏有号召力的热点。即使是势头相对较强的医药板块,内部个股的走势分化也比较严重。在板块分化的压力之下预计大盘要想重新回到5日线上方还需要时间。
中期弱势格局不改
从目前走势来看,沪指在缩量反弹后大跌,反弹有夭折迹象。在政策真空、四季度利空云集的情况下指数难改弱势。“目前市场正在进行一个二次探底的过程,低点大概在2050点左右。最迟下周一可能会迎来一个短期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性不可寄予太高期望。因为,中期市场弱势格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变。”邓雨春表示。
广州万隆称,近日部分代表经济转型的成长类个股出现强势反弹,而代表旧有经济模式的权重周期股则维持缩量震荡。从行为分析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反映出在年底业绩考核压力的影响下,基金等机构已经开始对所持有的成长股进行护盘拉升;另一方面大盘指数连续调整后转向弱势震荡,也佐证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的忧虑。
伴随沪指再度跌破2100点,蓝筹银行地产再度阴跌。12月26日消息,工商银行股价午后跌到三季度末净资产3.51元附近,考虑到年末净资产上升尚未体现。工商银行股价实际已经破净。 16家上市银行中,民生银行将成为唯一一家股价高于实际净资产的银行,银行股进入了全面破净的时代—这恐怕大大出乎管理层的意料之外。
从7月份月底到12月份,股指运行在2000点到2250点区间内,自股指触及2260点之后,随即展开连续调整,下跌逾160点。顶点财经认为,超跌之后,股指会围绕年线展开修复性行情,预期会回抽60日均线2170点附近。元旦过后,随着新股上市临近,高估值的创业板可能会下跌,而且电影的黄金档期过去之后,文化传媒股或将震荡调整,进一步拖累创业板,同时场内资金会参与新股的炒作,将给市场造成一定压力。春节前资金也会偏紧,股指或将重回跌势,新股发行上市,利空出尽,市场将探出底部,届时将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