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觀察:城市“聯動”共繪體育消費新圖景

      夜幕下的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流光溢彩,賽場內外人流如織。與此同時,香港賽區的全運會特許商品零售店中人頭攢動,澳門塔石廣場的“慶全運藝墟市集”燈火通明……三地聯動呼應,共同繪就出一幅歡騰躍動的全運盛景。

  • 能源供需總體平衡,溫暖過冬有保障

      北方地區已陸續進入供暖季,季節性用能高峰即將到來。今年迎峰度冬期間,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是否有保障? 近年來我國能源安全保供能力不斷增強,為供暖季能源穩定供應打下堅實基礎。

    2025-11-14 09:03
  • 財經觀察:“小票根”撬動消費大市場

      10月4日,球迷在南京市建鄴區銀杏裡文化藝術街區的“蘇超”“第二現場”觀賽。新華社記者 李博攝 “為了看演唱會來上海,沒想到憑票根碼還能享受餐飲、購物等專屬優惠。

    2025-11-13 09:18
  • 財經觀察:商品小條碼,折射消費市場大潛力

      “滴”的一聲,商品條碼掃過,完成支付。如今,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便利店、商超等場所上演。

  • 財經觀察:體育“金鑰匙”打開萬億消費大市場

      從座無虛席的北京WTT大滿貫賽場,到人氣爆棚的中國網球公開賽﹔從黔東南“村BA”激戰正酣的籃球架下,到“蘇超”半決賽吸引61565名觀眾…… 體育,不再只是競技的比拼,更化身為一把多元融合的“金鑰匙”,精准開啟“商圈經濟”“鄉村特產展銷”“跨城文旅消費”等一系列新場景。 體育消費迎來發展機遇 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加快構建現代體育產業體系,不斷提振體育消費,增強體育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 財經觀察:一攬子增量政策實施超一年 經濟向好態勢不斷穩固

      近日,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自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實施一攬子增量政策以來,疊加存量政策顯效,發票銷售和稅收收入增速雙雙穩步回升,特別是主要行業和稅種均實現平穩增長,資本市場相關稅收保持較高增速,居民消費活力持續釋放,我國經濟向好態勢不斷穩固。 具體來看,增值稅發票銷售和稅收收入增速穩步回升,反映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2025-10-14 11:15
  • 人氣旺帶動消費火 假期市場活力足

      河北唐山,游客們在品嘗特色地方美食。人民網記者 王天樂攝 “玩得開心、買得盡興。

  • 產業觀察:AI“下沉”,加速雲端與終端協同

      發出一句語音指令,手機就能瞬間完成拍照修圖、行程規劃、生活繳費﹔戴上一副智能眼鏡,支付、翻譯、導航信手拈來……9月24日至25日,在高通驍龍峰會上,一系列基於端側AI的前沿應用、創新方案集中亮相。 AI走向終端,讓硬件擁有“本地大腦”,正在推動消費電子、智能汽車等傳統終端加速迭代,催生AI眼鏡、人形機器人等新物種持續進化。

    2025-09-30 09:59
  • 產業向新、開放提質 中國經濟屢獲“信任票”

      近期,瑞銀、德意志銀行、惠譽等多家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2025年經濟增速的預測,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多家外資機構表示,隨著中國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以及企業盈利前景改善,中國機遇、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正在穩步提升。

    2025-09-04 09:06
  • “一張網”加速織就 行業熱議算力資源提質增效

      人民網大同8月24日電 (記者申佳平)截至6月底,我國在用算力中心標准機架達1085萬架,智能算力規模達788EFLOPS,存力總規模超過1680EB,全國算力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2……記者日前從2025中國算力大會獲悉,我國算力產業已邁向高質量、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從交通運輸、氣象服務,到數據訓練、影視渲染,如今算力已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025-08-24 00:28
  •  1  
  • 產業觀察:醫藥遇上AI 將碰撞出哪些火花?

      8天完成688次化學實驗,7天研究1000種催化配方……人類需要用幾年研發出來的成果,人工智能(AI)或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 不久前揭曉的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頒給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者,也讓各界對AI的廣泛應用有了更多想象和期待。

    2025-01-20 11:05
  • “大系統”時代來臨:AI與人類協作共生新形態逐步顯現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迎來爆發式增長,從ChatGPT到DeepSeek-R1,生成式大模型推動全球AI浪潮進入新階段。在此背景下,一種由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人類生產生活所形成的“大系統”正在逐步成形,引發廣泛關注。

    2025-09-26 14:59
  • 發展海洋經濟,“新名詞”藏著“新機遇”!

       2024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元,為國民經濟發展注入強勁“藍色動能”。2025年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將海洋經濟置於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位置。伴隨著海洋經濟廣度與深度的不斷拓展,一系列涵蓋科技前沿、生態環保、資源開發和管理創新的“新名詞”不斷涌現,成為洞察未來海洋經濟圖景的“新密碼”。

    2025-07-21 09:20
  • 財經觀察:以舊換新撬動智能家居大市場

      “政府補貼至高20%”的標語醒目張貼在智能家居賣場各處。人民網記者 孫紅麗攝 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紅利釋放與技術創新深化,智能家居消費市場正在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 產業觀察:人形機器人加速走進現實

      人形機器人距離我們的生活還有多遠? 從走上春晚舞台扭秧歌,到中關村論壇年會上迎賓接待、寫詩作畫,再到馬拉鬆賽場上奔跑競技,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在各個舞台頻頻亮相走紅。 4月19日,全球首個“人機半馬”比賽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21公裡的賽道,吸引了20支人形機器人隊伍參賽。

    2025-04-24 18:07
  • 以開源促開放 加速構建產業創新“朋友圈”

      最近,DeepSeek發布新版大模型V3並宣布開源,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實際上,今年以來,多家科技公司和研究機構相繼宣布開源模型或開源計劃,其中不乏很多初創公司的身影。

  • AI觀察 | “AI+”理想照進現實

      人形機器人行雲流水地演繹太極,咖啡機器人精准勾勒出天鵝拉花,導覽機器人為外賓提供雙語服務……這不是科幻電影的蒙太奇,而是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真實景象。 作為科技創新“風向標”,論壇全景式呈現了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

    2025-04-02 10:46
  • 起跑2025 | 這些“第一”見証外貿向“新”而行

       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0%。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2025年伊始,新的事業再次展開,新的故事正在發生。站在新年首月的節點,讓我們細數各行各業的新年“第一次”,從中感受中國釋放出的持續回升向好的春意。

    2025-01-27 09:06
  • 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政府應從抓要素供給轉向培育創新生態

      如何避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出現資源浪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政府要從過去依靠行政力量抓要素供給和項目建設轉向培育良好創新生態。有了良好的創新生態,創新資源就會源源不斷地匯聚,創新潛力就會充分迸發並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2024-12-29 14:29
  • 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支持科技企業 “小錢”比“大錢”管用

      金融體系如何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科技企業需長期持續投入,而金融機構傾向給“短錢”﹔科技型中小企業初創期需用“小錢”,而金融機構習慣給“大錢”……發展新質生產力,金融體系必然要進行適應性調整。

    2024-12-29 14:2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