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開往春天的地鐵,奔赴一場春花浪漫,品嘗一口春日味道,欣賞一出春日大戲……伴隨著春暖花開,我國春日消費市場持續升溫,消費潛力加速釋放。 新場景、新模式、新體驗促進線下消費快速回暖。
踏青賞花、戶外徒步、餐飲購物、體驗民俗……為期3天的清明小長假正式收官,消費市場一片春意盎然。 出游數字“升溫”,呈現一派春意。
提需求,被採納,見成效—— 這一幕每天都在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上演。在這裡,每家企業均配有一名專管員,他們搭建起了政企溝通橋梁,為企業發展提供全周期服務,政商關系越來越“親”……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年來,政策端、產業端同頻共振,多地爭相布局。低空經濟這一新興產業,正在從概念走向現實場景,快速進入大眾視野。
游客游玩賞花、春菜爭鮮上市、戶外運動消費火爆……陽春三月,萬物復蘇,伴隨多元消費場景的融合煥新,各地“春日經濟”也不斷升溫。 在文旅消費領域,全國各地景區陸續迎來賞花客流高峰,帶動展演、住宿、餐飲等配套服務消費顯著增長。
內銷11640台,同比增長99.4%﹔出口7630台,同比增長12.7%…… 2025年開年,繼1月挖掘機市場取得較好表現,2月銷量繼續超出市場預期。 挖掘機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標配”,也被視為經濟“晴雨表”。
3月15日8時45分,2025年京津冀首趟銀發旅游列車載著452名旅客從天津站緩緩啟程。這趟“開往春天的列車”,將開啟為期12天的跨區域文旅深度體驗,串聯起江西、湖南、廣東三省的5個5A級景區與6個4A級景區。
“今年的手機以舊換新政策太劃算了!”在河南省商城縣某購物廣場,消費者詹兵購買了一部國產手機,舊手機抵扣加上政府補貼,總共優惠了500元。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數碼產品首次被納入補貼范圍。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消費”多次在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會議、文件中被提及。
近年來,網絡購物、直播帶貨、在線服務等新型消費模式,以其便捷性、多樣性和互動性,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催生了眾多消費新業態和服務新模式,但同時也滋生出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來臨,人民網推出“聚焦新型消費亂象”系列報道,圍繞網絡心理測評、在線旅游宣傳、老年人網購等問題較為集中的領域,揭露行業隱患,助力廣大消費者共筑安全、舒心的消費環境。
8天完成688次化學實驗,7天研究1000種催化配方……人類需要用幾年研發出來的成果,人工智能(AI)或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 不久前揭曉的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頒給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者,也讓各界對AI的廣泛應用有了更多想象和期待。
人形機器人行雲流水地演繹太極,咖啡機器人精准勾勒出天鵝拉花,導覽機器人為外賓提供雙語服務……這不是科幻電影的蒙太奇,而是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真實景象。 作為科技創新“風向標”,論壇全景式呈現了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
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0%。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2025年伊始,新的事業再次展開,新的故事正在發生。站在新年首月的節點,讓我們細數各行各業的新年“第一次”,從中感受中國釋放出的持續回升向好的春意。
如何避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出現資源浪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政府要從過去依靠行政力量抓要素供給和項目建設轉向培育良好創新生態。有了良好的創新生態,創新資源就會源源不斷地匯聚,創新潛力就會充分迸發並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金融體系如何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科技企業需長期持續投入,而金融機構傾向給“短錢”﹔科技型中小企業初創期需用“小錢”,而金融機構習慣給“大錢”……發展新質生產力,金融體系必然要進行適應性調整。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但決不能忽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近年來,數字智能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5G+工業互聯網”孕育智能制造新的應用場景,傳統產業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不僅要重視“從 0 到 1”的原創性創新、顛覆性創新,還要重視“從 1 到 100”的科技成果轉化和從“從 100 到 N”的大規模產業化。
什麼是新質生產力、為什麼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在做客人民日報“高質量發展故事匯”欄目時指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中國既要擺脫傳統增長方式下粗放擴張、低效發展的生產力發展路徑,又要拓展先進生產力發展空間。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為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路徑、注入新動力。
“豪門戀曲”“逆境重生”“潛能爆發”.......近年來,微短劇以其耗時短、節奏快、情節跌宕起伏等特點,吸引了大量觀眾。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經常觀看微短劇用戶佔比達39.9%,僅次於電視劇/網絡劇和電影/網絡電影,31.9%的用戶曾為微短劇內容付費。
10月18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這是我國第98家央企,也是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首支“國家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設備更新初步估算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汽車、家電更新換代創造萬億規模的市場空間。
近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2023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額增加5%,達到創紀錄的1891億美元。 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項目落地上海﹔寶馬將在沈陽投產純電動新世代車型﹔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中國智造基地落地成都……今年以來,眾多外企紛紛投下信任票,通過在華拓展業務、加碼投資等實際行動表明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盛夏六月,時隔四年,202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中國天津如約而至。約1500名全球領袖和創新人士相聚渤海之濱,共同探尋經濟復蘇之道。
近日,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在北京召開全國稅務師行業警示教育大會。會議通報了有關違法違規典型案例,明確了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的有關要求和懲戒行業違法違規行為的具體措施。
隨著618購物節的臨近,各大商家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大促。日前,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一條信息,對規范消費市場促銷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再次表明了嚴監管的態度。
圖為瑞蚨祥北京前門總店工作人員(右)為顧客介紹商品。 信小惠攝 資料來源:國家稅務總局等 現如今,免稅店已經成為不少人出國旅游必逛的“景點”之一。
圖①:中航京能光伏REIT的底層資產之一湖北晶泰光伏電站,可提供優質清潔電力。 北京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供圖 圖②:正在建設中的湖北省大冶市金湖街道姜橋村制氫工廠。
財政支持改造更新后的四川南河國家濕地公園近日對外開放。 四川省廣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供圖 財稅政策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支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促進企業節能降耗、綠色轉型,帶動綠色消費、倡導低碳生活等多方面,發揮著重要引導作用。
圖①:在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某保險機構設置“睡眠保單”咨詢台,積極宣介有關政策,找尋“睡眠保單”主人。 劉 璐攝 圖②:在成渝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重慶),調解員組織消費者與銀行工作人員就理財產品有關問題進行調解。
在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區廣弘城小區,居民將廢品投入智能垃圾回收櫃,可以獲得獎勵。 陳 彬攝 垃圾分類、綠色出行、“光盤行動”,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被“個人碳賬戶”記錄下來,並換取收益。
圖①:安徽省開展“零基預算”改革,整合更多資金用於民生保障。圖為銅陵市銅官區推進西湖鎮烏木家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
福建省福清市一家保險機構在石竹山景區向游客宣傳保險知識。 盧 燕攝 保險業提供一系列組合保障產品及風險減量服務,助力重慶茶山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
圖①:工商銀行棗庄台兒庄支行客戶經理現場向台兒庄古城景區內商戶宣傳推介金融信貸產品。 龍 滕攝 圖②:近年來,上海市對位於上海南京西路風貌保護區核心區域的張園進行保護性改造,交通銀行上海靜安支行為張園城市更新項目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助力園區改造升級和智能化金融業務發展。
圖①: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在吉林查干湖參與投資的風電廠項目。 國壽資產供圖 圖②: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在雲南石林北大村參與投資的光伏項目。
圖①: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海澱區稅務局走進中關村東升科技園開展稅收宣傳活動。 黃 帥攝 圖②: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巴南區稅務局與涉農企業代表圍坐討論惠農稅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