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觀察:年貨“購物車”載滿美好生活

      1月18日,消費者在2025漢口北新春年貨節現場選購年貨。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走,辦年貨去! 購年畫、挑特產、選美食……臨近春節,置辦年貨是家家戶戶少不了的大事,人們趕集市、辦年貨,處處都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兒。

  • 財經觀察:2025,經濟大省如何挑大梁?

      經濟大省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時提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

    2025-01-22 09:55
  • 體驗別樣年味 春節有了“新玩法”

      春節的腳步漸近,從城市到鄉村,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如今,人們不再拘泥於傳統的居家過年模式,而是紛紛背上行囊,踏上充滿新奇的旅程,開啟了如旅行過年、非遺年味游、冰雪游等豐富多彩的春節“新玩法”,在別樣的體驗中,迎接新春的到來。

  • 冰雪春天丨迎新戲雪 “熱”力無限

      歲末年初,春節的腳步越走越近,從北國的銀裝素裹,到南疆的冰雪奇觀,當新年融入冰雪的味道,一場全民暢享的歡樂盛宴也拉開帷幕。迎新戲雪,在這個冬日綻放出道道滾燙“熱”力。

  • “首”上加碼 引燃“消費熱力”

      探第一家店、逛第一次展、看第一場秀,沖著“首發”來嘗鮮……近年來,我國首發經濟持續發展,地區首店、全國首店等消費新場景吸引著人們打卡娛樂、休閑放鬆,也凸顯出城市商業的獨特魅力。 首發經濟是指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


  • 萬億賽道裡的大市場 銀發經濟前景廣闊

      智能手環監測健康數據、網絡養生知識隨時可查、下樓就能在助餐點吃到可口飯菜......近年來,我國在銀發產業領域的供給越來越多元,銀發經濟已經成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要求和培育經濟新動能的重要內容。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2.97億人,佔總人口的21.1%,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近5億人。

  • “兩新”牽動生活 換新更換優

      “這台智能電視原價5000元,享受20%的以舊換新補貼,商家促銷又送了600元優惠券,買下來價格很劃算!”在北京一家電賣場,劉女士剛剛購買了一台智能電視。在了解到以舊換新的政策優惠后,原計劃隻換一台電視的劉女士,又興致勃勃地看起了冰箱等家用電器。

  • 財經觀察:“小雪花”釋放大潛力 冰雪市場“熱力全開”

      “申領滑冰消費券后,個人隻需支付40元,就可以暢享滑冰2小時。”近日,北京市張女士一家來到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游玩,體驗冰雪運動的獨特魅力。

  • 重新認知“中國消費者”

      在消費這件事上,你變了嗎? 近年來,關於國人消費的“熱詞”層出不窮。從“剁手”“種草”,到“國潮”“新中式”,人們的消費需求、消費理念正在轉變,從前的刻板印象、“舊標簽”正在褪去。

    2024-12-12 09:23
  • 財經觀察:一攬子政策為民營經濟發展添動能

      民營經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增強民營經濟發展韌性,是推動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重要支撐。 近段時間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聚焦民營企業發展,推出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鼓勵企業“走出去”、支持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加力培育優質中小企業……一攬子政策精准發力,為民營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2024-12-08 08:57
  •  1  
  • 產業觀察:醫藥遇上AI 將碰撞出哪些火花?

      8天完成688次化學實驗,7天研究1000種催化配方……人類需要用幾年研發出來的成果,人工智能(AI)或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 不久前揭曉的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頒給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者,也讓各界對AI的廣泛應用有了更多想象和期待。

    2025-01-20 11:05
  • 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政府應從抓要素供給轉向培育創新生態

      如何避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出現資源浪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政府要從過去依靠行政力量抓要素供給和項目建設轉向培育良好創新生態。有了良好的創新生態,創新資源就會源源不斷地匯聚,創新潛力就會充分迸發並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2024-12-29 14:29
  • 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支持科技企業 “小錢”比“大錢”管用

      金融體系如何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科技企業需長期持續投入,而金融機構傾向給“短錢”﹔科技型中小企業初創期需用“小錢”,而金融機構習慣給“大錢”……發展新質生產力,金融體系必然要進行適應性調整。

    2024-12-29 14:23
  • 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傳統產業並不一定是落后產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但決不能忽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近年來,數字智能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5G+工業互聯網”孕育智能制造新的應用場景,傳統產業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2024-12-29 14:19
  • 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如何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不僅要重視“從 0 到 1”的原創性創新、顛覆性創新,還要重視“從 1 到 100”的科技成果轉化和從“從 100 到 N”的大規模產業化。

    2024-12-29 14:04
  • 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生產力,上新了!

      什麼是新質生產力、為什麼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在做客人民日報“高質量發展故事匯”欄目時指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中國既要擺脫傳統增長方式下粗放擴張、低效發展的生產力發展路徑,又要拓展先進生產力發展空間。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為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路徑、注入新動力。

    2024-12-29 09:20
  • 消費觀察:微短劇付費“套路”多 規范引導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豪門戀曲”“逆境重生”“潛能爆發”.......近年來,微短劇以其耗時短、節奏快、情節跌宕起伏等特點,吸引了大量觀眾。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經常觀看微短劇用戶佔比達39.9%,僅次於電視劇/網絡劇和電影/網絡電影,31.9%的用戶曾為微短劇內容付費。

  • 產業觀察:目標“5萬億”,循環經濟駛入“快車道”

      10月18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這是我國第98家央企,也是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首支“國家隊”。

    2024-10-22 09:10
  • 消費觀察:預付消費如何不踩“閉店”雷?

      早教機構促銷熱賣課程,數月后突然停業失聯﹔健身房大力推銷年卡,不久便人去樓空……近段時間,早教、健身等預付式消費領域頻繁曝出消費者權益受侵害的事件,其中“職業閉店人”的角色受到廣泛關注。這些“職業閉店人”專為經營不善、特別是採用預付費模式的商家設計閉店策略、執行閉店操作,並負責處理商家遺留的消費者維權問題。

  • 產業觀察:我國集成電路出口恢復“活力”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王震)近日,海關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集成電路出口7360.4億元,增長24.8%﹔集成電路出口已經超過汽車(同期汽車出口金額為5408.4億元),成為中國出口產品的重大品類。 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出口正走出下行壓力,逐漸恢復“活力”。

    2024-09-25 09:2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