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成為宏觀調控政策的指針。
中國經濟:從資源紅利轉向創新紅利
一系列數據近期相繼出台,顯示宏觀經濟總體平穩,有喜有憂。
透過這些高高低低的數據,我們既看到當前經濟增長動力與下行壓力交織、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並存,顯示出宏觀調控面臨多個“兩難”﹔也看到在傳統動力日漸衰減的同時,新的引擎正逐步發力,並有望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表明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正進入關鍵階段、面臨新的契機。
增長趨勢放緩將是新常態
在一系列數據中,最受關注的是經濟增長速度從2010年二季度的10.3%逐步放緩至今年二季度的7.5%,引發了諸多議論。有觀點認為,當前的經濟增速放緩是短期回調,是景氣循環周期的一個階段,相應採取擴張性宏觀政策,就可以使經濟列車重回高速增長的軌道。
但是,更深入地觀察經濟運行的趨勢和變化,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在經濟潛在增長能力有所下降的前提下,繼續追求過快的增長速度,不僅違背經濟規律,而且會加劇已有矛盾、帶來諸多風險。
從資源紅利轉向創新紅利(續)
增長趨勢放緩將是我國經濟新常態,對於這一變化,我們大可不必惶惶然、茫茫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體量很大,即便增速放緩,新的增量仍將逐年保持上升態勢。隨著就業壓力及擔憂的減輕,經濟社會對速度放緩的容忍度也將明顯提高。
歷史地看,潛在增長率自然回落,經濟從高速增長期向中速平穩增長期過渡,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的普遍走向。
潛在增長率標志著經濟增長的長期均衡水平和長期趨勢水平,因而不背離潛在增長率的速度就是“好的速度”,這是符合實際的、科學的“速度觀”。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