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電業逼近“沉沒” 鬆下或虧損百億美元(網絡配圖)
電影“日本沉沒”曾將日本人的危機意識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這一幕正在日本家電業真實上演,像當年承認紡織、鋼鐵輝煌不再時一樣,“日本家電”這塊金字招牌正不可遏止地滑向“死亡”。
“旗艦”企業正在衰退
盡管早有心理准備而之前也進行了努力調整,但巨虧的夢魘依然如此揮之不去。
近日,日本家電三巨頭鬆下、索尼和夏普先后公布了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本財年第二財季業績報告,三家巨頭均未能扭轉連續多個季度巨額虧損的局面。
其中,日本最大的企業雇主鬆下11月2日顯示的信息最讓人震驚,該公司將全年營收預下調了7%,且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本財年淨虧損將達到7650億日元(約合96億美元),而在今年的5月份鬆下還預計將在本財年實現淨利潤500億日元,完成扭虧為盈。
針對目前形勢,鬆下首席財務官河井英明表示,“公司當前面臨的形勢比我們先前的預期要糟糕,我們下半財年的前景非常嚴峻”。其中,“電視機、照相機、藍光播放器和PC等數字消費業務要比我們三個月前預計的更環。”
而索尼上周四發布的第二財季財報則顯示,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二財季,索尼淨虧損為155億日元(約1.94億美元)。這已是索尼連續第七個季度業績出現虧損。
目前,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正領導企業自救,先是進行總數為1萬人的大裁員,接著出售了部分資產,然后出資500億日元對奧林巴斯進行了投資,加碼前景良好的醫療影像領域。
索尼C F O (財務總監)加藤優說,“未來銷售額和市場份額將不再作為索尼追求的企業目標,我們時下的迫切目標是盡快實現索尼的業務盈利,為此將不惜下調銷售數量”。
夏普的情況也不妙。夏普在11月1日發布了2012上半財年業績報告,其在2012年4-9月的半個財年之內,共計虧損3875.84億日元(約合48.4億美元)。
技術領導力消失
對於此次三家日企的財報表現,業界頗為關注。《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像行星撞擊地球后的恐龍那樣轟然倒地”。
緣於夏普“難看”的業績,全球主要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11月2日宣布,把夏普公司的信用評級降至垃圾級。
惠譽當天把夏普的信用評級連降6級,至B -,這一級別不再是安全的投資級別。
另一家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11月2也宣布,將鬆下的長期信用評級下調至“BBB”。
十年前,日本家電企業還是重要的技術創新者,是很多產品和潮流設備的發明者與領先開發者,他們在電視、數碼相機、便攜音樂播放器和游戲機方面都曾在世界領先。而如今,日本企業已經很少有產品能毫無爭議地佔據領先地位,它們已經被蘋果或三星等企業超越。
十年間,日本家電業為何如此衰落迅速?業界分析稱,全球家電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產品價格下跌或許是原因之一。不利的外因還包括自然災害,日本去年的地震進一步削弱了日企的產業鏈。此外,日元升值也重挫了日本企業的出口競爭力。
不過,在日本商界有“管理教父”之稱的東京C PI會社力研究所主席長谷川和廣看來,外因固然重要,但它似乎不是日本電子企業衰落的核心因素,導致日本電子企業江河日下的原因之一為產品缺乏競爭力。
由於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內容、應用和操作簡單性,日本企業的技術競爭優勢正在變得越來越微不足道。
麥肯錫的科尼萬也認為:“日本企業以往主要進行硬件和設備創新,它們在這方面的能力無人能敵。但目前的問題是,全球創新的主要動力已經從硬件轉移到了軟件、系統和解決方案等領域。”
日本當前的疲弱根植於其傳統優勢專守“m onozukuri”(即制造的藝術),專注於硬件的改進。
掌握最先進的技術曾經是日本電子設備生產商的最主要競爭優勢,它推動了日本的電子公司竭力生產常常是世界上最薄最小的產品或是推出其他漸進的技術進步,但它們忽視了人們真正關心的因素,例如產品的設計和使用的便利度。
對此,津賀一宏在今年6月份接任鬆下總裁時承認“日本企業對自己的技術和制造技能太自信了,我們忽略了要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待產品。”
曾經取得的成功和對國內市場的依賴導致日本家電企業過於驕傲自滿,從而不斷抹殺自身的創新能力,后來卻發現面對增長點轉移到新生產業、消費者興趣發生轉移以及新一代競爭對手發起的沖擊,它們已經無能為力。
逐步退出家電業
“我們是消費電子業的失敗者之一。”鬆下社長津賀一宏直率地總結了日本家電業如今的狀況。
之前,由於與鴻海的協商沒有取得進展,夏普未能取得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入股注資670億日圓。如今,面對巨虧,這家被稱這“液晶之父”的消費電子巨頭甚至發出了“我們可能撐不下去了”這樣的“哀嚎”。而日本C om -m ons資產管理公司C E O哲郎·李也分析說,“夏普今年或許不會破產,但我認為他們的業務活不過3至5年,他們所剩的時間不多了。”
對日本家電業今后的前景,業界人士普遍不看好。
家電資深人士劉步塵表示,整體感覺日本企業全年走勢比預想要差。“很難得出令人樂觀的結論。目前經濟狀況沒有好轉,而日本家電企業的戰略轉型沒有成功跡象,很難預測它們什麼時候能走出困境。但至少明年上半年,日本企業的盈利是要打上大大問號的。”
路透Breakingview s的專欄作家彼得·塔爾·拉爾森則認為,日本家電業陷入了死亡漩渦,他表示,創新不是到處撒錢那麼簡單:蘋果的研發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就比索尼低。而鑒於日本電子企業要面臨更多虧損和進一步業務重組,他們沒有多少希望能東山再起。
面對虧損,以鬆下、東芝、日立為代表的日本傳統家電巨頭也正在剝離利潤低而且競爭激烈的家電業務,開始向重工業、新能源、交通等利潤更高,進入資金和技術門檻更高的商用領域轉型。因為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拋開背負已久的虧損產業包袱,還能借機完成產業升級,追逐利潤更高的上游高端技術。
現在看來,不再做家電,將成為索尼、鬆下、夏普們的無奈選擇。
事實上“日本家電”,這個標志著全球傳統家電產業最高端、最優秀、最有保証的代名詞,正不可遏止地滑向“死亡”。自2008年以來,日本家電企業全線潰退,電視機產業虧損最為慘烈。從2009年起,日本已從家電出口國成為進口國,而三菱、日立、東芝、N EC等以前顯赫一時的企業都已經淡出世界家電市場的競爭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