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農夫市集引爭議 保衛餐桌實驗還是中產腔調--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大城市農夫市集引爭議 保衛餐桌實驗還是中產腔調

陳倩兒

2012年11月07日07:57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大城市農夫市集引爭議保衛餐桌實驗還是中產腔調

北京某次有機食品博覽會現場。阿靜攝

□在北京這個大都市裡,這群年輕人選擇了返回到原始、初級的交易模式。

□對普通家庭而言,農夫市集上產品的售價依然顯得非常奢侈。

□一位顧客相信,市集只是一種先鋒的探索,但她希望這種“小眾的選擇”可以喚起“人們對主流生產、消費模式的反思”。

每隔一周,種大米的邢建新就會坐上22個小時的火車,從齊齊哈爾去北京“趕集”。雖然大米預先用物流發貨,但有時這個中年男人也會扛上十幾斤種給自家吃的綠豆,“去賣給熟客”。

比起菜市場上的價格,邢建新賣的糧食“貴得嚇人一跳”:大米16.8元一斤,綠豆15元一斤。事實上,在這個“市集”上,從白菜、蘋果到面包、花生油,每樣食品的價格都是普通市場上的好幾倍。

這個市集有個時髦的名字——北京有機農夫市集。賣菜地點常設在寫字樓、商場或公園。來趕集的農夫們稱,他們產品的特色是“綠色”、“純天然”、“原生態”。佔地100多平方米的市集,有約30個攤位,每周開市都會迎來大約1000多個顧客。

32歲的馮超每周都來“趕集”。這個剛剛當上爸爸的年輕人喜歡從農戶手中直接購買“有機牛奶”,以及生長周期長達8個月的豬肉。

馮超家裡幾乎所有食物都來自他認為“靠譜”的農戶。他與妻子的月收入加起來大約有3萬元,每月在這些食物上的花費則接近4000元。“最主要還是想吃得放心。”馮超說,“安全”是最關鍵的考慮。

但對很多消費者而言,農夫市集上農產品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一個去過一次市集的北京白領甚至有些疑惑:“他們是在過日子,還是在過中產階級的調調?這是不是有點矯情啊?”

不過,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周立看來,市集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當整個社會的公信力越來越低時,人們反而更願意相信私人的、小眾之間的關系。他們不相信工業化的食品生產,而是相信能夠與他們面對面交流的農民。”

他們需要餐桌上的安全感,但這種“安全感”價格不菲

剛剛從大學畢業那會兒,馮超常常在路邊攤上解決三餐。經過多年打拼,這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年輕人眼下在北京有房有車。他在一家金融公司裡管理投資項目,也開始緊密地監控自家的“食品安全”。

經同事介紹,今年春節,馮超第一次去逛了農夫市集,隨即成為鐵杆粉絲。如今,即使是一瓶醋,他也“不允許家人到外邊隨便買”。他要買的,是江西農民自己做的、每瓶35元的“手工醋”。

37歲的袁英華也是市集的長期主顧。她原本在一家國際公益組織任職,生下女兒后,辭職當了全職太太。如今她的家庭月收入接近兩萬元,房貸也已供完。她家裡的食物,90%都來自“綠色生產”的農戶。她感覺農夫市集上的食物能夠帶給她安全感,她也相信那裡農戶的宣傳語:“生產過程透明,推動社區食物安全”。

但這樣的“安全感”價格不菲,袁英華一家三口,每月購買各種農產品的花銷高達6000元。

在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創辦人常天樂的觀察中,馮超和袁英華都屬於農夫市集的“典型顧客”,“他們擁有中等收入,大多已經成家,都希望給家人找到更安全、更健康的食物”。

2010年夏天,從美國留學歸來的上海女孩常天樂創辦了這個市集,試圖將生產有機農產品的農戶與消費者直接聯系起來。市集起初每一兩個月才舉辦一次,來的大多數是“穿得漂亮,帶著單反相機”的“文藝青年”,后來發展到一周舉辦兩三次,逐漸擁有穩定的顧客群。

“無添加、純天然、手工作坊”是北京農夫市集上頻繁出現的廣告語。過去兩年裡,在上海、濟南、西安、成都等地也先后出現了同類型的農夫市集,滿足著一群收入較高、講究飲食的人的需求。

今年春天第一次逛市集的時候,顧客范冬雨對20元一塊的豆腐特別好奇。作為一名全職太太,她很熟悉普通菜市場的行情,而在那裡,一塊豆腐通常隻需兩元。

但年輕的攤主告訴她,“這是用傳統古法做的豆腐,用的是鹵水,沒有其他添加劑”。這種說法足以打動范冬雨。長久以來,她都對大眾市場上供應的各種農產品和食品保持高度警惕。他們一家三口不吃熟食制品,也盡量不吃反季蔬果,因為“那都是用化肥催熟的”。看到新聞裡說有養殖戶為了讓魚快速生長而喂魚吃避孕藥后,她過去好幾年都不敢吃魚。

“味道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安全。”范冬雨反復強調,“我們這群消費者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那一次“趕集”,范冬雨買了一塊豆腐回家。她相信,這種豆腐真的“不一樣”,“20元一塊的豆腐不會討好你的味蕾,但吃起來就是讓身體感覺很舒服”。

我信任的不是企業,不是政府,而是與農民交流的情感

事實上,農夫市集並不是中國的獨特現象。台灣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董時睿介紹說,大約20年以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就開始出現專售綠色、自然農產品的農夫市集。現在,定期的農夫市集在美國已經有4300多個,英國則有接近500個。

在周立看來,農夫市集興起的背后,是人們對工業化農業生產與銷售模式的一種反思。“食物本來應該為了人們的生命健康而生產,但大規模、長距離運輸的工業化生產漸漸扭曲了這個本質。”周立說。

對袁英華來說,這樣新興的理念曾經離她的個人生活很遙遠。直到2008年,三鹿奶粉中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的事件被曝光后,這個都市白領突然感到,“原來在城市裡生活也不安全”。

“我要自己去找安全產品才行。”袁英華說,懷孕之后,為了不讓“孩子受到污染”,每樣吃進口的東西她都要“認真看成分、原產地、追蹤新聞”。

不久之后,兩位來自北京郊區、希望推廣直銷的農民來到了袁英華生活的小區。面對袁英華的種種疑問,這對皮膚黝黑的中年夫婦熱情地介紹他們的每一種農產品“在哪兒種,怎麼種”,甚至細致到“面粉過濾了多少次”。

袁英華開始嘗試從他們那裡買蔬菜、水果、大米,這個習慣一直延續至今。而僅僅就在袁英華生活的社區裡,同樣從這兩位農民那兒直接買菜的還有20戶人家。

這對農民夫婦坦承,自己的地裡“也會用點合格的農藥、化肥”。不過,袁英華留意到,賣菜的時候,他們也會“留一些給自己吃”,“這玉米特別好吃,我們都是一從地裡摘了就往嘴裡塞的”。

這些細節都讓袁英華對自己購買的食品越發放心。

“比起外邊產品上的條形碼和成分介紹,我覺得眼前這兩個農民更值得信賴。”袁英華說,“大家認識了3年多,他們還認識我的小女兒,這麼有感情了,你說他們會用有毒的東西害你嗎?”

“信任”是農夫市集的熟客常常挂在嘴邊的詞。這兒的農產品大多沒有正規的包裝或光鮮的外表:青蘋果上虫洞密集,花生油瓶子上隻有一小張白色標簽,手工米酒就灌在農夫山泉的塑料礦泉水瓶裡。但熟客習慣直奔某個攤位,“什麼也不問,直接付錢拿貨”。

與袁英華一樣,馮超起初也會仔細詢問農產品的信息。他甚至特意參觀過自己經常買菜的農庄,在那裡,他親眼看見農民用裝有誘食的塑料瓶子吸引害虫,“用最原始的方法去除虫”。

這些消費者也相信,時間久了之后,他們會與農夫成為“朋友”。在市集上,馮超不僅買東西,也常常幫相熟的農戶看攤子。他發現,農戶會主動與自己分享種植經驗,“賣東西也不是總斷斤算,差不多就行了”。

在北京這個大都市裡,這群年輕人選擇了返回到原始、初級的交易模式。袁英華喜歡帶著小女兒到市集上與農戶聊聊天,感覺“很親切”。“我相信的不是企業,不是政府,而是與農民交流的情感。”她說。

“絕大多數參與農夫市集的人還是相信農民,他們相信農民不會毒害他們。”周立分析說。

“這菜這麼貴,我都不敢炒啊!”

不過,在目前參與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的30家農戶中,29家的生產者其實都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與他們的顧客一樣,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本是生活在大城市裡的白領或打工者。出於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又或個人信仰,他們有的選擇返回老家的鄉村,有的決定下鄉租些農田,經營小農庄。

馮超覺得,自己通過選擇買什麼菜,可以讓這些“少用化肥、農藥”的小農庄“至少為環保作了一點貢獻”。在這群農夫市集的忠實消費者眼裡,他們選擇的消費方式不僅意味著安全,還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

范冬雨則認為,自己可以通過消費,促進“公平貿易”。“我希望農民也能過得更好,他們獲得價值鏈上的最大一塊利益,這是我所期待的理想社會。”范冬雨說。

周立分析說,這種有異於工業體系的消費模式是“社會的自我保護”,“工業化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人們越來越迷信市場,損失了產品的質量,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信任。”周立指出,“這時候,社會就會出現‘自我保護’的行為,探索另一種替代模式。”

5年前,董時睿也在台灣中興大學校園裡創辦了台灣第一個有機農夫市集。起初,對許多普通市民而言,那兒的有機蔬菜可謂“奢侈品”。但創辦沒多久,市集就迎來了“排隊買菜”的熱鬧場景。主要的原因,是台灣普通蔬菜的價格也一度“漲得可怕”。

不過,在中國大陸,這種新興的概念似乎還難以在大眾層面推廣。

價格當然是最主要的原因。市集裡,一個中年婦女正在推銷一種辣椒醬。“我們的辣椒醬是用37種材料做成的,外邊賣的那些,隻用5種材料,其中一種還是防腐劑。”這瓶辣椒醬59元。

而在那裡,人們還能看到80元一斤的排骨、68元一斤的五花肉以及10元一斤的生菜。對普通家庭而言,農夫市集上產品的售價依然顯得非常奢侈。

對馮超買的菜,他的父母和親戚常常抱怨“怎麼這麼貴”。一次他的小姑在他家裡幫忙做飯,問了菜的價格后嚇了一跳。“這菜這麼貴,我都不敢炒啊!早知道從老家那兒背些過來了!”小姑感慨地說。

袁英華也留意到,在農夫市集裡,曾經有老人硬要把想買菜的年輕人拽走。在她的身邊,許多朋友也因為家裡老人不接受,不敢讓農戶往家裡送菜。

“這肯定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模式,只是一種先鋒的探索,我的生活就是實驗田。”袁英華承認,“這種很純粹的模式很難普及”,但她希望,這種“小眾的選擇”可以喚起“人們對主流生產、消費模式的反思”。

在11月3日舉辦的農夫市集上,一位65歲的老奶奶第二次來“趕集”。之前一次她買了一棵甜菜,感覺“特別甜”,這次她的目標是買有機大白菜。市集上的大白菜是普通菜市場上的4倍,她與老伴兒在家裡商量了好一會兒,才最終下定決心“買棵嘗嘗”。

“這大白菜20塊一棵,你可別糊弄我啊!”她掂量了好一會兒才選定一棵。接過大白菜后,她一邊笑著對農戶說“再送我些這個吧”,一邊又小心翼翼地揀了好幾個小番薯,塞進了自己的環保袋。

(應採訪對象要求,馮超為化名)

記者 陳倩兒

(責任編輯:聶叢笑、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