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糧越多損耗越大 損耗糧食比例高達20%(圖)--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新聞>>宏觀

產糧越多損耗越大 損耗糧食比例高達20%(圖)

周勉

2013年04月19日14:36    來源:半月談    手機看新聞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程紅 攝

  前不久,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透露,我國糧食從生產出來到擺上餐桌的過程中,每年浪費掉了上千億斤,大約相當於2億畝耕地的產量。其中農戶存糧因為設施簡陋,缺乏技術指導服務,以及因虫、霉、鼠、雀造成的損失達400億斤以上。

  在水稻生產第一大省湖南,種糧農戶紛紛向記者表示,在糧食的收獲和存儲環節浪費確實很大,甚至“產得越多、損失越大”,他們對這一現狀早就痛心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希望有辦法遏制這些無謂的浪費。

  “損耗的糧食比例高達20%”

  在洞庭湖腹地的常德市漢壽縣,來自大南湖鄉的種糧大戶孫文賢直言:“全鄉每年因為發霉和被老鼠吃掉的糧食比重高達20%。”

  孫文賢告訴記者,當地土壤肥沃,農民種植水平高,隻要風調雨順,一畝地早晚兩季的總產量便可達到一噸以上。然而,與高產量並存的卻是高損耗。由於缺少晒坪和倉儲條件,加上人工吃緊,每年“雙搶”的15天時間裡,盡管孫文賢忙到每天隻睡兩個小時,仍然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將自己幾十萬斤稻谷全部晾晒完畢。

  “大南湖鄉有4萬多畝早稻,產量有4000萬斤。要找到足夠大、足夠多的晒坪根本不可能。”孫文賢告訴記者,全鄉最大的一塊晒坪面積也不過2畝,一次最多能晒3萬斤稻子。“早稻因為是在夏天收割還稍微好一點。晚稻就不同了,天氣不好的話,晒到下雪天都晒不干!”孫文賢說。

  稻谷一旦晒不干,便會迅速發霉變質。於是便出現了“產得越多,損失越大”的尷尬局面。

  面對這樣的情況,農民隻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在“雙搶”時為減少時間和成本,放棄一部分早稻收割,以便為價格更高的晚稻生產騰出時間。一些大戶反映,他們每年因此放棄的早稻少則幾萬斤,多則幾十萬斤。

  另一種就是賤賣早稻。孫文賢告訴記者,就算明知道稻谷價格會漲,也隻能盡早賣出。“去年早稻一上市我就賣了,每斤才賣一塊一毛錢,一個月后漲到一塊四毛錢,我已經無谷可賣了。光差價我就損失了30多萬元。”孫文賢說。

  一些規模不大的農戶則選擇邊晒邊存、邊存邊賣。但簡陋的倉儲條件同樣讓他們的稻谷白白損失。大南湖鄉農民宋連發去年9月儲存了2萬斤晚稻在家,半年多時間就減少了300斤。“老鼠太多了,門都被咬壞了。”

  宋連發帶著記者來到他的“糧倉”,這本是宋家老房的堂屋。記者看到,兩扇門都是木頭材質,被老鼠咬穿的洞有拳頭大小,而堆壓在底部原本打包好的稻谷已經散落得滿地都是。

  收糧主體混亂 助長損耗加速

  為了便於存儲,國家對收儲糧食的水分含量有要求。記者了解到,稻谷剛收上來時水分含量一般都在30%以上,經過一段時間晾晒可以降到18%左右,但仍高於國家13.5%的規定標准,一些正規米廠的標准盡管稍微寬鬆,也維持在15%左右。而這種實際水分含量與標准之間的差距,便為一些小米廠和糧食販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中儲糧湖南分公司某直屬庫一位倉儲科科長介紹,正規企業和國庫會嚴格執行稻谷水分和雜質的相關標准,由於糧食收購的市場主體多樣和無序,激烈的競爭往往使得有些收糧主體無視標准,仍舊大量收購不達標的稻谷,進而更加促使農民不願對稻谷進行整理晾晒。兩者互為因果,導致糧食品質大大降低,加速損耗。

  “濕糧和干糧的差價可達每噸700元,而作假成本又極低,不少同行便採用‘裝底蓋面’(外面好裡面差)的方式將收來的稻谷交給國庫或企業。”趙鵬輝說。趙鵬輝是益陽市赫山區一位從業9年的糧食販子,他告訴記者,為了抵消搶糧增加的成本,一些販子便想出如此辦法以次充好。

  另一方面,一些不靠種田維持生計的散戶,除了對留作口糧的那部分稻谷進行妥善保管外,根本不願在儲糧上多花心思,只是隨意將糧食堆放在廢棄的豬圈或是柴房裡。

  趙鵬輝說,隻要自己對質量要求稍微嚴苛,或是價格上稍微壓了價,之前談好的一筆買賣隨時都有可能黃了。許多農戶並不太在意糧食的損耗,因為他們覺得損失的糧食並不值多少錢,可是積少成多,浪費十分巨大。

  上述中儲糧負責人還向記者介紹,該直屬庫所在縣全年糧食產量超過85萬噸,但直屬庫和地方糧食系統以及正規民營企業最多隻能消化30萬噸左右。剩下的大部分都被小多亂雜的其他米廠瓜分,由於這部分主體缺乏對標准的嚴格執行,由此帶來的損耗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讓“無形的良田”變得有形

  糧食倉儲被稱作“無形的良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據湖南省糧食局統計,湖南省每年農戶儲糧損失高達40多億斤,年經濟損失50多億元。這一環節暴露的問題亟待解決。

  記者從湖南省糧食局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在2007年試點、2009年擴大試點的基礎上,於2010年正式啟動了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工作。主要是採取中央、地方補助和農戶自籌相結合的方式為農戶建造小型鐵皮糧倉。

  但截至目前,湖南全省隻有28個縣市組織開展了此項工作,說明工作效果並不明顯。一方面,小型糧倉倉容有限。另一方面,盡管《農戶科學儲糧專項管理辦法》規定為規模化生產的農戶和農場建設大容量儲糧裝具,但這並未與種糧大戶最迫切的需要相契合。

  孫文賢告訴記者,除缺少晒坪外,專業烘干機少之又少是他們難以減少損耗的另一重要原因,“大南湖鄉起碼需要20台日處理15噸的烘干機,可我們一台都沒有。”孫文賢說,“這個事情不解決,倉庫建得再好也不管用。”

  記者了解到,缺少烘干設備已成為一個普遍問題。上述中儲糧公司倉儲科科長介紹,他們按每烘干1噸稻谷收取100元的價格將直屬庫的設備提供給當地大戶使用,僅僅能滿足10戶糧農。

  “設備少、時間緊、用戶多,根本滿足不了需求。”這位科長表示,目前烘干設備造價高昂、數量偏少與大量待烘稻谷之間,已形成巨大矛盾,建議國家在加強倉儲建設的同時,也按一定區域范圍大力扶持地方進行晒坪和烘干設備建設。

  業內人士指出,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鏈條,國家目前隻管理和服務了鏈條的一半,即“從倉庫到餐桌”,而從田間到倉庫的管理和服務則薄弱得多。他們認為,儲糧浪費不可小視,政府應在這方面對農民進行科學引導和必要扶持,加強儲糧基礎設施建設,讓“無形的良田”發揮出有形的作用。(《半月談》記者 周勉)

(責編:孫博洋、曹華)

相關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