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看好這次談判,我們受到了鼓舞!”針對中國和歐盟目前仍在進行的光伏“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談判,一位國內光伏業內人士昨日這樣對記者說。這種觀點代表了很多國內光伏廠商的看法——雖然目前承受著11.8%的歐盟臨時性重稅,但是由於中國政府這次事件中引人矚目的維護國內光伏業利益的努力,以及在與歐盟交鋒中表現出的適度強硬,中國和歐盟有可能在兩個月的緩沖期內達成協議,歐盟可能會放棄將關稅驟升至47.6%,從而避免國內光伏業的一場大災難。
企業
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有譜”
“我們隨時都在關注歐盟那邊的動態,配合有關協會進行下一步的協商和談判。”盡管昨天是端午小長假前的最后一天,英利綠色能源法務總監樊振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辦公室裡的電話仍是響個不停。而這樣緊張的工作節奏在樊振華看來已成為“家常便飯”。他說:“接下來這兩個月會有一場硬仗!”
6月4日深夜,歐盟委員會發布初裁結果,宣布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此后如果雙方沒有就相關問題達成解決方案,該稅率將升至47.6%,兩個階段征收時間共為6個月,直至終裁發布。此前據業內估算,如果平均47.6%的反傾銷稅一旦實施,將致使國內超過一半的企業徹底喪失歐洲市場。
這一結果還是明顯好於此前外媒披露的情況。據報道,在有關方面此前提交歐盟成員國的方案中,建議從6月6日起對中國光伏產品直接征收平均稅率高達47.6%的臨時懲罰性關稅(沒有兩個月的緩沖期)。最終,在中國政府和相關協會、企業的“斗爭”下,這一臨時性關稅的征收被分成了稅率不同的兩個階段,這給了雙方一定的回旋余地。“很顯然,前兩個月是個緩沖期和調解期。”樊振華說。
而在4日之后,無論是國內光伏廠商、有關協會,還是中國政府,各方力量都積極行動起來。5日,商務部和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聯合召開發布會,對歐盟征稅表示強烈反對,商務部宣布對歐洲葡萄酒啟動“雙反”調查,機電商會表示隨時准備重回談判桌。
在英利大廈的會議室裡,樊振華和他帶領的法務團隊正在一條條細細地研究歐盟初裁判決。“依照歐盟的提議,目前一個可行的協商方案是價格承諾,一方面我們適當對產品進行提價,同時對出口數量有所限制。”
“就算隻有1%的希望,我們也會做出100%、200%的努力!”樊振華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法務團隊仍是處於24小時“待命”狀態。
而和一直活躍在公眾視野中的英利綠色能源相比,此前一直低調的晶科能源品牌部總監錢晶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則顯示出了此前沒有的信心。
“我挺看好這次談判,我們受到了鼓舞!”錢晶表示,在歐盟發布初裁結果后,政府和協會的回應讓他們覺得,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有譜”。
在光伏行業呆了10多年,經歷過此前美國對華光伏“雙反”調查的錢晶感受到了一些變化。“過去我們在應對國外‘雙反’調查時顯得有些被動,現在我們懂得了反擊和主動出擊!”
政府
以實際行動反擊歐盟“雙反”
中央政府領導人十分關注這次光伏之爭,並且以實際舉措力挺國內光伏企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日在河北省考察時,專程來到邢台的光伏企業,實地了解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困難。他很關心企業在兩個月緩沖期裡面臨的困難,關切地問:“這兩個月能挺得住嗎?”他表示,當前中歐談判成效是有的,但談判沒有結束,我們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希望企業和政府一起做好工作。
分析認為,總理的表態,體現了中國政府堅持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立場,同時向歐方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中國不懼貿易保護主義,並將採取必要手段遏制歐盟的這種不良做法。
李克強還介紹,國家已經制定了促進光伏發電的政策,包括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鼓勵單位社區家庭使用光伏發電裝置,給光伏發電電量補貼、稅收優惠,電網為光伏發電並網提供便利等。這無疑讓中國光伏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其實,在歐盟發布對中國光伏產品初裁結果前,李克強總理就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通電話,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關注當前中歐關於光伏產品的貿易爭端。此案涉及中國重大經濟利益,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嚴重損害中方利益,也必然會傷及歐方利益,影響中歐合作大局,貿易戰沒有贏家。
在歐盟一意孤行地宣布征收11.8%的關稅后,中國政府立即做出針鋒相對的反擊。中國商務部5日表示,中國啟動對歐盟葡萄酒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這一消息令歐洲許多葡萄酒出口國感到不安,葡萄酒出口大國法國總統奧朗德呼吁召開歐盟緊急峰會,就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進行磋商。奧朗德8日在日本訪問期間,再次就中歐貿易爭端表態:“有必要通過對話解決,向中國顯示靈活對應的姿態。”
提示
臨時關稅將“多退少不補”
盡管從6月6日至8月6日的關稅被暫定為11.8%,2個月后各家企業將分別繳納多少關稅,卻也已切切實實地擺到了企業面前。
依照流程,終裁結果公布前的半年都將是中歐雙方的談判期,不過征收較低的11.8%稅率的前兩個月是談判的“黃金期”。樊振華告訴記者,在終裁結果公布前的這半年時間,這部分懲罰性關稅將以歐洲進口商繳納保証金的方式來實施。“也就是說歐洲進口商如果要選擇中國太陽能板,就要繳納相應關稅比例的保証金,自然這部分罰金最終將由國內企業支付,但也會影響到歐洲企業選擇國內產品的積極性。”
作為被歐盟抽樣的7家企業之一,如果初裁結果不改變(繼續維持47.6%的平均稅率),2個月后英利將面臨37.3%的稅率,而另一家光伏巨頭天合光能將面臨51.5%的稅率。
“歐盟判定企業該承擔多少稅率有兩條標准,首先是企業出口歐洲的光伏產品佔比,其次是產品本身的售價和成本之間的價差。”錢晶解釋道。
而距離歐盟委員會發布終裁結果還有將近半年時間,在此期間中國企業交納的臨時關稅將如何處理?樊振華表示,歐盟將採取“多退少不補”的原則。“也就是說,如果未來終裁結果稅率高於初裁結果稅率,歐洲進口商此前所繳納的保証金無需追加﹔而終裁結果稅率如果低於初裁結果稅率,則超出部分的保証金還將退還給相關歐洲進口商。”
專家觀點
對談判結果
“謹慎樂觀”
“要讓歐盟成員國感受到壓力。”對於即將開始的新一輪談判,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副院長屠新泉告訴記者,此前歐盟成員國對歐盟委員會初裁的投票結果是18國反對、4國支持、5國棄權。但由於歐盟委員會在架構上獨立於各成員國,所以盡管多數國家投出了反對票,歐盟委員會仍堅持發布了征收11.8%關稅的初裁決定。屠新泉表示:“而終裁時各成員國將再次投票,不同的是這一次它們的投票,將直接決定終裁結果是否能通過。”也就是說,如果歐盟成員國堅持和原先一樣反對對中國光伏產品征重稅,這一反對將有約束性,歐盟委員會將不能征重稅。
屠新泉建議,談判方式也可多樣化。除政府、協會層面的溝通外,國內光伏企業也可在這場談判中發揮重要作用。“企業可以加大和多晶硅生產商等歐洲光伏行業的合作,讓歐洲市場內部的不同聲音也能發出聲音,從而影響最終的投票結果。”此前援引瑞士獨立研究所Prognos的一份研究報告,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內的1000多家歐洲企業在發給歐盟貿易委員卡雷爾·德古特的公開信中表示,一旦征收懲罰性關稅,最嚴重情況下歐盟將有24萬人失業,造成270多億歐元損失。而德國外貿和批發商協會主席伯爾納明確指出,在光伏案中,對中國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給歐盟企業帶來的損失將遠遠大於給其帶來的好處。
“一旦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隻會造成雙輸局面。在兩個月的協商期裡,我們要積極應對歐盟提出的各項條件。”屠新泉表示,他對於談判結果表示“謹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