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圖片
讀者來信圖片(部分)
北宋 崇寧通寶鐵母
本期鑒定者: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副秘書長肖展雄
讀者:請專家幫我鑒定這枚北宋錢是真是假,價值如何?
鑒定:從圖片上看,這枚北宋祟寧通寶折十的風格、包漿都沒什麼問題。不過,圖片和實物畢竟有些區別,有時會出現“有一眼”的情況。“有一眼”是指從圖片看非常不錯,但需要上手仔細檢查才能一錘定真假。
北宋祟寧通寶折十制作精美,品種繁多,不算祟寧元寶折十的版別,單祟寧通寶就有五六十個版別,不少收藏者以此為自己專門收藏的項目。北宋祟寧通寶當中較貴重的品種包括祟寧通寶折十大字版、祟寧通寶寬邊、祟寧通寶精鑄白銅版等。
張先生收藏北宋崇寧通寶多年,在藏品升值的過程中也成了專家:“祟寧通寶和崇寧元寶由於其品種、數量繁多的緣故,比較適合廣泛收藏愛好者收藏。”
不過,不同版別的崇寧通寶價值差距很大,幣面文字有細微不同,價值有天壤之別,對於收藏者來說難度很高。張先生“教路”收藏者先懂鑒真假,再判斷價值:“多看錢譜和真品,了解普品之后再了解珍品。”
崇寧通寶始鑄於北宋徽宗趙佶崇寧年間,是年號錢,有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和崇寧元寶三種。
崇寧通寶當十錢的錢文為徽宗親書,所以又稱其為“御書錢”。
崇寧通寶存世不少
可細分為15個品種
這枚“御書錢”受收藏者歡迎,更多的是為了欣賞錢文清秀骨瘦的瘦金體,其二是加上這個時期的鑄造工藝極為精絕。在古代錢幣史上,宋徽宗因此而與王莽被並稱為“錢法二聖”。
崇寧通寶的存世不少,而且市場上還時有出現。2012年時,興化市一個古鎮的蟹農在開挖蟹塘時發現了一批北宋錢幣崇寧通寶。“不過崇寧通寶版別實在太多了,普通品價格實在很低。”一個幣商告訴記者,市場上不乏數元到數十元的崇寧通寶普品,數量很大,而也有數百元到數千元的版別。
在中國嘉德2013年的春拍中,一批不同版別的崇寧通寶最終以172.5萬元成交,其中包括鐵母類二十五種、銅母類二十五種、珍稀及出譜版式百余種。
“要弄清楚崇寧通寶的不同版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張先生花了10余年,才基本梳理清楚。有收藏專家表示,崇寧通寶可細分為15個品種,包括小平瘦金體、小平抽示、小平闊示、折二私鑄、折五錯范重文、折五隔輪、折五廣穿、折五背四決、折五合背等,版別大概有300多種:“在錢幣的投資中,版別不一樣,市場價值也不一樣。崇寧通寶最主要的差別在文字上。”
學好書法
為鑒別錢幣真假
長點“崇”、斜丁“寧”、高走“通”、 三點“崇”、“重”字高撇、“寧”字短、“示”二橫點、抽“示”……這些都是錢幣收藏圈內對不同版別的崇寧通寶的命名,收藏新手剛入門時往往一頭霧水、眼花繚亂。
“為了鑒別真假崇寧通寶,學習錢幣的書法非常重要。”錢幣專家蘇先生認為,第一步是先判斷錢幣上的書體跟時代是否契合,比如瘦金體就不可能出現在唐朝的錢幣上,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這個品類的特點。
有收藏者舉例說明:“‘益化’圜錢雖為先秦大篆,但又同時有齊文字的特征,不同於同期其他各國之圜錢文字﹔發現有東周、西周的圜錢,若其錢文是小篆書寫,顯然是偽品﹔秦半兩在古錢中頗負盛名,其錢體厚重,銅質精良,錢文隆起而雄偉,半兩的‘兩’字中‘人’字高聳,如發現錢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偽品﹔如見到清代寶源或寶泉局錢幣中的文字書寫有錯誤,則應考慮到寶泉、寶源二局是清代國家級的、最正規的鑄錢局,文字的書寫絕不會出現錯誤,則所見之錢幣必屬偽品。”
另外,蘇先生建議收藏者多看歷代錢譜,剛入門先“通讀”、看遍各種普通版別,可了解不同歷史時期錢幣特征作為“練眼”。(記者 林琳)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