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杏(資料圖片)
17年,3億元——這是陳美杏的討薪“戰績”。從事勞動監察工作以來,陳美杏為10萬多名農民工化解勞資糾紛、討回應得薪酬。在農民工的眼裡,熱心大姐陳美杏讓他們的返鄉路不再悲辛。
討薪得力干將
陳美杏是南寧市江南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副大隊長。從1997年11月起,她一直在南寧市江南區從事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見到陳美杏時,她正准備前往位於南寧市江南區華南城的一家企業為勞動者討薪。她關注這起欠薪案已有一個多星期,從2013年9月起,在此工作的11名員工均沒有領到薪水,涉及金額13萬多元。
討薪過程往往需要磨破嘴皮子,尤其是涉及多方機構時更難做工作。拖欠11名勞動者工資的直接用人單位負責人並不在國內,而是由第三方單位先行墊付所拖欠的工資。“欠薪企業老板身在國外,根本聯系不上。”陳美杏說,第三方單位又有自己的顧慮,協調難度很大。
一直苦等發工資的施霞說,自己之前在這裡做超市營業員,“公司欠自己4個月的薪水,總共9300多元。”
“用工方公司名稱不具體、收款証明不規范……”一到現場,陳美杏很快便從協議文件裡找到漏洞。為最大限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陳美杏要求對方立即修改文件,並盡快支付所拖欠的薪水。
后經再三協調,第三方終於妥協,與勞動者簽訂了工資發放的協議,同意先行墊付工資。看著自己工資正在點鈔機上被快速清點,施霞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臨危不亂” 冷靜處置突發事件
這次討薪經歷,是她化解數千起勞動關系矛盾糾紛中較為平常的一次。更多時候,陳美杏面對的是勞資雙方錯綜復雜的矛盾,甚至是一觸即發的沖突。
2012年1月19日晚,陳美杏接到電話,稱一住宅小區建設項目部被討薪農民工圍堵、砸燒。
在事發地,討薪人員搬來模板、桌椅等物品,堆在項目組門口點燃,不遠處還放了一桶汽油。項目部內,一些物品也已被砸毀。
“一下車就被一群情緒激動的農民工圍得水泄不通,向我們大吐苦水。”陳美杏回憶,多番討要工資無果,無奈之下,150多位民工情緒激動,砸燒了工地項目部。
陳美杏臨危不亂,她一邊安撫在場農民工情緒,一邊要求各組包工頭立即到現場填寫職工花名冊、工資表等。她了解到,由於甲方工程款不到位,項目部才無法兌現工資。
陳美杏對大家說:“隻要勞動關系存在,証據確鑿,工資賬目清,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就會聯動相關單位責令甲方在短期內按工程進度下撥工程款到項目部,把工資發到每個人手中。”頓時,現場緊張的事態得到緩解。
最終,甲方同意按工程進度款下撥款項,農民工春節前夕順利返鄉。
在另一個冬日的凌晨,南寧市一群工人因為討薪未果,氣得將包工頭扔到了冰冷的江中,場面持續僵持,情況十分危急。
陳美杏得知后,來不及披上大衣,騎上摩托車,頂著寒風,沖向事發現場。
到了現場,她發現27位工人身上、頭發上沾滿了混凝土,這個混凝土班組在工地裡從事的是最臟最累的工作。完工后包工頭卻以各種理由拒不支付9萬多元的工錢。
“就是拿不出錢!”在現場的包工頭很是強硬,仍堅持讓工人再等上一些日子。
陳美杏與包工頭等人來到附近派出所繼續協調,經過近6個小時的談判,包工頭終於妥協了,立馬將拖欠的工錢發給工人。這時,已經將近中午。
舍小顧大 累並快樂著
“我馬上過去”——這已經成為陳美杏的口頭禪。“討薪”也成了她工作乃至生活的主旋律。
“對於大多數農民工來說,薪水不僅僅是生存的問題,更是支撐他們不斷走下去的信念。”陳美杏說。
根據陳美杏的工作記錄,17年來她累計幫助10萬多名農民工追討回欠薪3億多元。光是各界送給她的錦旗的照片,就塞了滿滿一相冊。
在許多農民工眼裡,陳美杏是“熱心大姐”,是“維權衛士”﹔在用工方的眼中,她處理問題講公道,讓人服氣。
“我曾一天給她打20多個電話,總是佔線。”陳美杏的母親說,女兒全心扑在工作上,有時讓她感到委屈。
了解陳美杏的人知道,她也想當個好女兒,也想做個稱職的母親,但是因為職責所在,重任在肩,有時隻能舍小家顧大家。
討薪背后,是陳美杏經年累月的付出和堅持。盡管一年四季奔波在工地等場所,陳美杏出門時總會精心打扮自己,得體而低調。
“每天要面對這麼多負面的東西,好的形象能給自己帶來自信,一個學會給自己信心的人,才能給別人力量。”陳美杏說。 (記者 覃星星 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