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2014年階段性專題

  

地下室裡的律師夢(新春走基層·且行且記)

季健明

2014年02月08日09:49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新春佳節,高中同學小聚,時隔兩年多,筆者再次見到了同學林淼,他現在山東濰坊做律師。1米65左右的個頭,略顯瘦小,印象中是個倔強人兒。恰好我也學過幾年法律,兩人便暢聊起來。

  林淼自幼失去雙親,由大爺大娘撫養成人,畢業於山東省某大學法學院。上次見他,還是在北京昌平。凜冽的寒風肆虐,他來京考研。失敗后,他回鄉邊打雜工邊准備司法考試。去年終於拿到律師証,現在在律所工作。工作剛起步,手裡沒錢,他便寄居在朋友家的地下室:不足20平方米的房間,終日不見陽光,冬天潮濕寒冷,就靠著電暖氣和電褥子驅趕寒氣。每天一早他從“家”裡出來,要坐十幾站公交車,近一個小時才能到單位。恰逢這兩天下雪,一等車就得將近一個小時。

  與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律師起步更為艱難:沒有基本工資,沒有社會保險,沒有固定的案件來源,收入全看律所裡辦案的提成。剛剛工作的小林,每做一個小案子與合伙人五五分成,大案子則另行商議,平均一個月也就2000多塊錢。住的是陋室,擠的是公交,拿的是低薪,但這並沒有消磨小林的斗志。小西裝、亮皮鞋、公文包,林淼對自己的形象格外看重,“我從內心尊重我的職業”。

  談起代理過的案子,他顯得很興奮:為了幫當事人調取証據,跑遍了大半個城市﹔“每次去法院拿判決書,就跟上學發試卷一樣,既興奮又不安”……中小城市法律服務市場並不細分,很多律師業務寬而不精,得發展各種“關系”才能成為合伙人,這些都困擾著小林,但他在堅持走自己的律師道路。

  正是這樣一個個追夢者,為法治社會建設聚沙成塔。畢業已多年,物是人非,俗套地問一句:你還在堅持夢想嗎?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08日 06 版)
(責編:劉然、夏曉倫)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