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假冒偽劣食品扎堆春節 農村地區成“卸貨場”

馬學玲

2014年02月07日08: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假冒偽劣食品扎堆春節 農村地區成“卸貨場”

就在人們將目光還聚焦在城市食品安全問題的當下,中國農村正以驚人的速度成為問題食品的“卸貨場”。過期食品翻新登場、假冒偽劣食品扎堆橫行,一些在大城市裡幾乎無處遁形的問題食品,卻在農村市場上明目張膽、遍地開花,令人堪憂。

過期食品翻新登場 春節走親訪友“變味”

大年初三,甘肅女孩白娜娜起了個大早,准備和父母一起去舅舅家拜年。出門前,她不經意間拎起媽媽准備好的禮盒,看了幾分鐘后朝大門喊道,“媽,你等等我啊,我發現這箱牛奶沒有標生產日期,不會是過期了吧?”

聽到女兒的問話,正准備鎖大門的張秀英快步進屋。“不可能啊,這是你姑姑昨天‘回娘家’時拿來的。”翻轉牛奶箱仔細檢查好幾遍,張秀英還是不肯相信,又差娜娜“叫你爸來看看”。

娜娜爸爸白文軍正在大門外拾掇摩托車,聽到女兒的“控訴”,他不緊不慢地說道,“不用大驚小怪,鎮上賣的很多食品都沒有標生產日期,也沒見著把誰給吃死。”

看到娜娜驚愕的表情,白文軍連忙解釋道,“這幾年你一直在外面讀書,不了解咱們這裡的情況,現在春節走親訪友,最流行送這些禮盒,不管東西好不好,反正大家都這麼做。”

在娜娜的一再堅持下,張秀英最終答應打開箱子一探究竟,果不其然,箱內獨立包裝的奶盒顯示,牛奶已過期4個多月。看著這箱平時連名字都沒有聽過的過期牛奶,張秀英隻好拿出去扔在打谷場邊的糞堆上。

記者在近幾日的走訪中發現,春節期間,尤其在一些偏遠農村地區,這種過期食品普遍存在,除翻新再登場之外,部分食品則抹掉生產日期,甚或直接明目張膽售賣。

在娜娜的記憶中,小時候,春節走親訪友的禮物是需要精心准備的,比如,縫一雙鞋墊、織一條毛褲、帶幾塊腌肉,最不濟也要去商店買些諸如冰糖、茶葉、點心之類的“硬貨”。

“現在誰還送這些東西啊,大家都覺得那樣太麻煩了,花二三十塊錢隨便在商店買一件禮盒,大氣,有面子,關鍵是省事。”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白文軍的這番話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態。

“不過這樣做確實很沒意思,使得春節期間的走親訪友變味,更使得人們之間的感情變淡,但沒辦法,大家都這樣做。”白文軍補充道。

偽劣食品扎堆春節 農村幾成“卸貨場”

大年初五這天,白文軍摩托車帶著娜娜,去隔壁鄉看望娜娜的干娘。路過鎮上的小賣鋪時,父女倆停下車進去買禮物。鑒於前兩天過期牛奶的經驗教訓,他們決定這次“死活都不買禮盒”。

瞅著五花八門的各類食品,糾結10多分鐘后,父女倆決定稱一些散裝的蛋糕,這在他們看來是實打實的“硬貨”。

進干娘家大門之前,娜娜招呼爸爸停下車,說想看看蛋糕有沒有碎掉,令她驚訝的是,她鮮明地看到了部分蛋糕上發霉的綠毛,這使得她差點吐出來。“這怎麼可能,我看著售貨員嬸嬸裝進去的啊!”無奈,父女倆又返回剛才的小賣鋪。

進門前,白文軍一把拉住怒氣沖沖的娜娜,“你別說剛才蛋糕發霉的事,就說還要去另外一個親戚家,需要再買一件禮物!”后來,娜娜才被告知,這家商店是當地一個鎮干部開的,用爸爸的話說就是“咱們得罪不起”。

記者走訪多個鄉鎮的小賣鋪發現,與那些有獨立包裝的過期食品相比,這些散稱蛋糕、點心等食品的貓膩更多,更加令人難以分辨。

據媒體報道,除過期食品之外,像“娃恰恰”、“康帥傅”、“奧立奧”等在城市很容易被察覺的山寨食品,在農村卻有廣大的市場,不法商家採用降低價格、改換包裝名稱等手段銷售這些產品,可以說,一些農村地區的食品安全現狀令人擔憂。

在四川省金堂縣趙鎮彎彎街批發市場一家主營副食的店鋪,既有正品的大白兔、徐福記,也有山寨的“小白兔”、“徐記”,包裝極其相似。店主表示,商品主要銷往農村,山寨的七八塊錢一斤,正品的二十四五塊錢一斤,摻在一起賣,不容易看出來。

分析稱,很多“山寨”食品經常打著知名品牌的旗號出現在農村集市商店,由於價格便宜、極為相似的包裝和名稱、加上農村食品安全意識相對薄弱,這些質量低劣的“李鬼”食品,往往在農村有很大的市場,農村食品安全無形中成了食品安全監管的薄弱地帶。

問題食品橫行鄉裡 “舌尖上的安全”引憂

有媒體分析稱,追根溯源,農村之所以有假冒偽劣產品生根的土壤,從某種程度上確實與農村消費者消費水平不高、辨別能力差、維權意識不強甚至圖便宜“知假買假”有關,因此常被提醒“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農村人又不是傻子,誰願意吃這些假冒偽劣食品?但十裡八鄉賣的都是這樣,又有什麼辦法呢?總不能每次都去縣裡或市裡買!”面對上述論調,白文軍如是反駁。

“春節期間禮尚往來的這些垃圾食品,就像‘擊鼓傳花’游戲一樣,最后落在誰家,誰就隻能自認倒霉。”確如白文軍所言,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越來越多的農村消費者對這種假冒偽劣食品很不滿意,但很多時候隻能無奈接受。

基於此,有媒體撰文指出,問題的主要症結不在消費領域,而在生產、流通環節﹔把主要問題推到農村消費者身上,則是開脫了監管責任。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與社會建設研究室主任鐘君看來,其是,問題食品頻現農村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有著深刻的經濟社會根源。他向中新網記者談道,“城鄉二元結構是導致問題食品流向農村的現實基礎,這其中就包括城鄉市場消費能力的差別。”

“這一問題的深層根源則是熟人社會的‘面子悖論’。講面子,又買不起。”在鐘君看來,農村居民消費水平較低與對面子要求較高之間的矛盾,也是導致問題食品頻現的重要因素。

鐘君指出,在上述內因尚難在短時間內迅速改變的當下,要治理這一愈發嚴峻的問題,就必須從外因下手,那就是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通過“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

“農村不應是問題食品的‘法外之地’,城鄉二元結構更不是監管選擇性失明的理由。隻有首先徹底堵住監管漏洞,讓問題食品在農村無機可乘,才能真正保障數億中國農民‘舌尖上的安全’。”鐘君說。(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責編:夏曉倫、劉然)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