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發展共享金融責無旁貸

2016年03月22日17:20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 (羅知之)3月22日,以“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願景”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在海南召開。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普惠金融:金融的‘平民化’”分論壇上表示,普惠金融很有可能成為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性的論題,因為所有人都需要金融,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金融服務,所以必須責無旁貸的發展共享金融。

李揚表示,普惠金融的概念在一年間有了非常大的拓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這些概念的變化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這麼多年來國內外一樣,經濟發展非常快,但分配不公的問題日益突出,現在全世界,隻要世界動蕩,背后的經濟原因都是分配不公,不是說蛋糕沒做大,而是因為蛋糕沒分好。因此在關注經濟成長的時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共享上,就成了大家討論的話題。現在全世界都在討論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發展就需要有共享金融的發展。

第二,中國經濟正在下行,一個非常怪的現象,一方面貨幣供應是非常充裕、泛濫的,但是另一方面,資金的可獲得性在下降,貸款又難。一邊是多,一邊是難,顯然就有錯配。錯配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需要把這些資源都通通拿出來,確定一個機制加以共享,所以共享又出來了。

第三,改革開放中國也進行了有四十年了,現在還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深水區。顯然改革開放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為了破除這個阻力,中國黨和政府很敏銳地觀察到,要想使得改革開放能夠推進下去,一定要讓普通百姓有改革成果的獲得感。所謂“獲得感”,也還是要共享,不能說改革開放隻有利於一些人,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沒有非常大的改善或者說改善很少,一定要有獲得感。

第四個方面,技術上面,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中國現在在移動互聯方面走在前列,它使得發展共享經濟、共享金融有了牢固的技術條件。現在正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轉折時期,經濟理念、政策重點等等都在更向普羅大眾傾斜,所有的政策、所有的發展都要讓普通百姓能夠有獲得感。作為金融,當然責無旁貸地根本無例外地必須發展共享金融。

(責編:張文婷、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