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小城故事多:

遼寧營口:懷抱遼河向大海 開放譜寫新華章【3】

羅華  胡佳林  景玥  何淼  熊旭  湯龍
2017年11月30日09:22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樂居之城:旅游、文化雙璧同輝

“遼寧團山國家海洋公園有著綿延8公裡長的神奇海岸線,如蛟龍盤踞在遼東灣北部。龍首是原生態濱海浴場,龍身是形成於18億年前的海蝕地貌崖岸,龍尾是古船陳列走廊和紅海灘涂,是4A級旅游景區,更是東北唯一的國家級海洋公園。”營口北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宣教中心主任任春語帶自豪地介紹著。

團山國家海洋公園海濱的海蝕地貌,是海洋地質應力作用的結果,有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台、海蝕橋等,景觀獨特。  羅華攝

海邊的礁石被海水沖刷得早已不是本來的面貌,各種貝類層層附著在上面,密密麻麻的,很多大礁石上都有人蹲在上面時不時揮動著胳膊,劉桂蘭就是其中之一。“我在挖蠣蝗,早上6點多就來了。”

劉桂蘭家住在離海洋公園不遠的村子裡,一直以打魚為生。自海洋公園開業后,家裡開起了為游客提供方便的雜貨店,她自己也時常來園裡賣些海貨,日子越來越紅火起來。

專心挖蠣蝗的劉桂蘭。  何淼攝

劉桂蘭挖蠣蝗的裝備很簡單,一個小手鎬、兩個裝水果罐頭的玻璃瓶子,其中一個已經裝滿了泡著海水的蠣蝗肉。“這個很好挖的,你看拿鎬一扣、一挑,忙一上午能弄兩瓶。”劉桂蘭的一招一式透著一股熟練勁兒。

走出公園大門,街道兩旁開滿了漁家樂、農家樂。走進一家紅運飯店,老板娘宋麗韞熱情地迎了上來。“北海當地的海鮮深受游客喜歡,尤其是沈陽、鞍山的游客,隔三差五就會來吃海鮮,最受歡迎的是海鮮大餐,量大美味還實惠,有些還是北海本地特有的小海鮮。游客也可以自己買了海鮮再來店裡加工,就象征性收個煤火費。一年最火的時間是7月10日到8月25日左右,以前純打魚,一年賣魚的錢也就10萬塊,現在搞了特色漁家樂,連吃飯帶住宿一年光利潤就能有15到20萬。”

蓋州市旅游局局長崔永敏這樣介紹,“海洋公園投入使用3年多的時間,年均游客可以達到百余萬。漁民看到了商機,從單純的打魚,發展成售賣泳衣、泳圈等周邊產品,經營漁家樂、農家樂,安排游客吃飯住宿,形成了一個上下游產業鏈。同時解決了一部分當地青年人就業的問題。”

來營口玩,鱍魚圈是必不可少的一站。美美的吃上一頓海鮮,再泡泡溫泉,這種享受讓人無法抗拒。

皇家園林酒店是鱍魚圈眾多海鮮、溫泉酒店中的一家,一到飯點兒,前來店裡就餐的人絡繹不絕。“今年禁海時間較長,所以9月開海之后,打上來的海鮮又大又新鮮。”酒店經理隨手從水箱裡撈出一隻看著足足有二斤的飛蟹邊說邊指給記者看。“我們和漁民合作,租了三條漁船,不管漁民打上什麼全都收購,每天上午直接送到酒店。飛蟹和蝦爬子(皮皮蝦)最受歡迎,人均能消耗一斤半左右,最火的一天海鮮消耗量達到了1100余斤。”

流經營口北部的遼河。  羅華攝

在營口市遼河大街西段,有一條遼河老街,全長1.3公裡,兩側現存百余年式樣各異、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31處。1726年在附近修建天后行宮(西大廟)時,遼河老街就已店鋪林立了。到1861年營口正式開港,成為當時東北貿易往來的樞紐,這條街就成為繁華的商貿中心。夜晚的遼河老街,街燈亮了起來,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著具有強烈時代特色的建筑,耳邊不時響起“大白梨老式汽水”的叫賣聲,令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百年前,對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有了新的體會。

漫步到老街中段,有一棟土黃色的二層小洋樓。“‘泰順祥’以前是專門售賣茶葉的大茶貨鋪子,始於1876年。現在變成了茶館,既可以品茶又可以聽京韻大鼓,日、韓、東南亞等地的很多外國游客都慕名而來。”茶館的“掌櫃”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泰順祥”的京韻大鼓表演。  何淼攝

在營口,還有一個遼寧省唯一的地方劇種——遼劇。在蓋州遼劇團,遼寧省遼劇振興會會長肖長生給我們講述了遼劇的起源和發展。“遼劇是在蓋州皮影的唱腔音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蓋州皮影起源於明末,清時達到鼎盛。蓋州皮影受河北灤縣樂亭皮影的影響而豐富了唱腔,又融入了遼南地區的風俗、語言,形成了一套唱腔體系,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1956年,一個民間皮影藝人大膽地用舞台代替了影窗,用真人代替了影人,用真嗓代替了假嗓,排出了農村小戲《白楊樹下》,令人耳目一新,受到熱烈歡迎。后來定名為‘影調戲’,又叫‘遼南戲’。”

蓋州皮影戲傳承人林世敏正在進行皮影戲表演。  熊旭攝

據王曉敏團長介紹,蓋州遼劇團始建於1980年,多年來堅持“文藝惠民”,深入農村、企業、社區演出,同時本著“抓精品,拍好戲,出人才,興遼劇”的宗旨,排演了大中小幾十台劇目,並多次獲得榮譽。今年7月,蓋州遼劇團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演出了現代題材遼劇《養女情》,這是遼寧省唯一參加中宣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的入選劇目。

在鱍魚圈區市民活動中心三層老年大學的手工藝制作教室,我們遇到了一群正在上課的老人。一位老奶奶說,她2011年進入老年大學,“我在家待著也沒有事情做,上這兒來,就是為了把老年生活安排好,老姊妹們都在這裡,在這裡大伙可以一起玩。”

在老年大學,一個星期兩三節課,按照老師的課表進度以學期為單位教授課程。2017年上半年,這個班學習的內容就是做布貼畫,按照圖樣打板后,在老師的指導下,一周左右的時間就能完成一幅完整的布貼畫。

老年大學的這間教室牆上挂滿了“老學生”們親手制作的課程作品:布貼畫版的“四大美女”個個儀態動人、易拉罐做的精致雕花、絲帶繡出的作品、爆米花拼制成的梅花……

老年大學的學員正在學習手工藝制作。  何淼攝

據市民活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市民活動中心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主樓5層,輔樓2層,是區政府的惠民工程,活動項目琴棋書畫、文化體育無所不包,全部對廣大市民公益性開放,目前每天參加活動的市民有2500人次。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營口人說,開放是他們的城市特征,包容是他們的地域文化。營口的河魂海韻孕育的自信豁達、海納百川的精神,必將激勵營口人按照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科學謀劃好營口的未來,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把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把各項工作推向前進。

(責編:蔣琪、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