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小城故事多:

遼寧營口:懷抱遼河向大海 開放譜寫新華章

羅華  胡佳林  景玥  何淼  熊旭  湯龍
2017年11月30日09:22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我們在琢磨結合十九大報告,怎樣把社區工作再做深了,把十九大報告貫徹到安居樂業上?”11月13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遼寧省委宣講團到營口市站前區八田地街道惠安社區,與社區工作者、基層黨員代表等進行交流互動,居民戴彩霞主動上前問道。

“不僅要把駐社區的單位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還要把我們社區居民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這是我們社區建設生命之所在。”宣講團成員鄧泉國如是說。

營口市委書記趙長富(前排左一)到蓋州市調研,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魏家鵬攝 

14日下午,十九大代表、營口市委書記趙長富來到蓋州市東城辦事處進行調研,面對面向基層干部群眾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前段時間,我們村班子成員和村民代表去遼西和大石橋等地考察取經,計劃建設蔬菜大棚,發展設施農業,現在各項工作已經著手進行。”巴嶺村黨支部書記張廣揚對農村經濟發展滿懷信心。趙長富聽后十分高興,他勉勵村黨支部和黨員,在發展集體經濟中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打贏脫貧攻堅戰。 

11月15日至11月23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市委宣講團分赴全市各市(縣)區及派出機構,集中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各市(縣)區各級宣講團也相繼成立,深入到基層開展宣講。全市共組織宣講活動百余場,直接受眾近2萬人。

此時的營口,海風凜冽,漸入冬季。但從企業到社區,從機關到高校,到處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火熱場景。

營口,懷抱遼河,腳踏渤海,因河而建,因海而興。由漢唐而遼金而明清,民族融會,人文綿延,社會發展。營口在1770年就有了東北第一個港口,1861年成為東北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營口市現轄四個行政區及兩個縣級市:站前區、西市區、鱍魚圈區、老邊區和大石橋市、蓋州市,有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營口片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鱍魚圈區合署辦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個國家級發展平台。

駐足遼河岸畔,感受天朗地博﹔觸摸古朴建筑,品讀城市文化﹔走進開放港口,體會經濟騰飛。記者在營口尋找這座城市獨特的“氣質與內涵”。

開放之城:與世界互聯互通

進入自貿試驗區時代,“區位”被視作營口的首要優勢,“港口”是營口的核心戰略資源。

營口港務集團工會副主席李昆在營口港工作已近30年,他告訴記者,營口總共經歷了三次開放。第一次開放是1861年開埠,那是在列強堅船利炮下的被動開放,營口成為東北當時唯一的水陸交通商埠。

營口港務集團工會副主席李昆接受採訪。  何淼攝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是營口的第二次開放實踐。營口得風氣之先,於1984年被國家列為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天工”牌電視和“東芝”錄音機來料加工的引進方式,成為各地一度競相效仿的“借船出海”的成功經驗。“穿著時尚”是當時營口人的特點,廣州時興什麼服裝,營口人“第二天就能背回來”。李昆說。

站在自貿試驗區戰略的新風口,營口真切感受到了難得的“第三次開放”的歷史機遇。面對機遇,百年老港,如何煥發新活力?營口港的答案是,以企業戰略對接國家倡議,借力“一帶一路”建設。“我們從隻面向東北腹地的終點港,向面向世界的中轉港轉變。”李昆說,“傳統意義上的腹地概念正在被顛覆。”

在營口港鱍魚圈港區,記者不時看到標有各國文字的大型集裝箱船或遠洋運輸輪,鳴著汽笛駛入航道,靠上營口港碼頭。碼頭上,運輸車來回穿梭,吊機揮舞著強勁有力的鐵臂,一片繁忙景象。營口港是世界第11大、中國第8大港口,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個港口通航,2016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3.25億噸、集裝箱運量608萬標箱。如今的營口港,早已不是一個貨物中轉裝卸的碼頭,而是南來北往物流的一個總承運商。它的觸角東達日本、韓國,西至歐洲的漢堡,向南則達到了廣西北部灣。這一切,都源於營口港經營著的中俄歐陸海鐵路大通道,越來越紅火。

從營口港出發經滿洲裡出境,經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直通歐洲。這條被稱為“營滿歐”的中歐班列,已經成為“一帶一路”上的一顆新星。

連續多年,依托港口,營口市進出口總額列省內第三位。轉移優勢產能,營口海外投資遍及25個國家和地區……對內放開、對外開放,無論是國企改革還是融入“一帶一路”,無論是“走出去”還是發展“互聯網+”,每一次求索和創新,都顯示出與世界互聯互通的渴望。

營口物產資源豐富,大石橋市也被稱為“中國鎂都”,菱鎂礦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0%-25%,鹼性鎂質耐火材料生產能力佔全球的65%-70%。大石橋市三華集團的董事長張志東介紹了企業的成長情況。他們1998年成立時只是一個小型的耐火原料加工企業,從事礦山採礦和生產原料半成品,供給耐火材料企業。2007年開始,加大了設備投入和技術投入,自己生產成品,供給鋼鐵、水泥、玻璃企業。現有6家分公司、9個分廠,生產耐火材料系列、有色金屬合金系列、冶金爐料系列、實用化工系列共70多種產品,能為客戶提供設計、生產、現場砌筑、服務跟蹤等全流程服務,可與國際上知名的耐火材料企業競爭和抗衡。

營口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笑柳說:“營口的經濟總量目前在遼寧省排第四位,發展速度在省內也名列前茅。以冶金、石化、裝備制造、鎂質材料、紡織服裝、新型建材、臨港七大產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已初具規模。一大批大型項目相繼落戶營口,帶來后發優勢。”

(責編:蔣琪、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