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辦遺囑 中國越來越多老人不再諱言生死

為了身后和諧,早立“幸福留言” 越來越多的老人不再諱言生死,到第三方遺囑服務機構“排隊辦遺囑”
“現在填申請,什麼時候能來辦?”頭發微白的高個兒男子趴在圍了一圈人的問詢台上,提高嗓門向桌子后面的工作人員發問。“啊?就排這個要排一年?那麼久?行吧,給我張表。”
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法務人員為老人登記遺囑。
“現在不排不更晚了嗎?”在他身后,兩個大媽聊著天,“之前家裡老人去世后特麻煩,我今年62歲就來了。”“是,現在麻煩點兒,以后孩子方便。”
“這預約卡我填行嗎?正式辦再讓我家老太太自己來,她80多歲的人,這幾天天天在家練字。”有人領完表正往外走,想起什麼又跑回來追問。
“小伙子,我也要辦,怎麼個辦法?我今年75歲,家裡一套房……”一位老太太在問詢台邊站了良久,終於開口問道。
除了遺囑,老人還可以通過中華遺囑庫給親人留下一張幸福留言卡,寫下自己對子女和家人的叮囑等。(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不大的房間,人聲嘈雜,問詢台對側,幾張木桌周邊坐滿低頭填表的人,四五個穿西服套裝的工作人員穿梭其間,不斷被叫住、拉住詢問各種問題。“你這兒負責接待的人是不是少點兒啊?”有位急性子的老先生忍不住抱怨。
這是北京西交民巷73號,一間不起眼平房內星期一上午的場景。來這兒的絕大多數是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排隊領表、仔細咨詢,急於辦的東西是自己的遺囑。
這天填好並交回預約卡的人們被告知,按現在的排隊情況,他們能在13個月后來此辦理遺囑。
“排隊辦遺囑”並不是這條胡同裡最近的新鮮事。2013年,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發起主辦、為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遺囑咨詢、登記和保管等服務的公益項目“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剛在西交民巷挂牌開張時,頭三天就有600多人前來登記,一個月時間,預約人數超過8000人。當時,每天早上胡同裡都能排出上百米的長隊,因為咨詢電話總佔線,一些老人還投訴到市長熱線。
根據今年公布的《中華遺囑庫白皮書(2013-2017)》(以下簡稱《遺囑白皮書》),5年來,已有近11萬人在這家遺囑服務機構咨詢遺囑相關事宜,並有8萬余份遺囑被登記保管。
不同於人們過去印象中那些傳統、簡單的立遺囑方式——比如口頭告知家人自己的身后安排、寫一張過世后留待子女發現的字據、彌留之際以“遺言”的方式留下囑托,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更嚴肅的態度提早對自己的身后財產進行分配和規劃。他們走進公証處、律師事務所或者中華遺囑庫這類第三方遺囑服務機構,在專業機構的見証下訂立遺囑,希望以此確保自己的遺囑合法、有效,能按自己的意願順利執行,減少繼承糾紛的發生。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