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10年前“限塑令”遇新情況:回收利用研發進展慢【2】

2018年08月20日08:19 | 來源:環球網
小字號
原標題:10年前“限塑令”遇新情況:回收利用研發進展慢

  “限塑令”實施遭遇新情況

  10年前出台的“限塑令”主要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二是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10年來,“限塑令”執行效果如何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需要區分兩個時間段。實施前期,“限塑令”效果十分明顯。據2013年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限塑令”實施以來的主要成效》顯示,從2008年到2013年,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使用量累計減少了670億個,累計減少塑料消耗100萬噸。

  不過,近年來,隨著商場等執行“限塑令”力度減弱,加上快遞、外賣等使用塑料“大戶”興起,“限塑令”效果逐漸弱化。

  不久前,社會組織零廢棄聯盟發布《限塑令十周年——商家執行情況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北京、深圳等9地1101家受調查線下商品零售場所中,提供不合規塑料袋店鋪比例為78%,其中隻有89家同時做到標識完整、厚度達標和收費這3項要求。除大型超市和全國連鎖便利店外,其他類型門店有九成左右並未執行限塑令關於收費的要求。

  “塑料袋收費的價格和方式都存在問題。”零廢棄聯盟相關負責人謝新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塑料袋價格在0.2元至0.5元之間,消費者購買時沒有負擔﹔很多商家自行加價售賣塑料袋,所獲利益也是歸商家,導致“限塑令”被一些媒體詬病為“賣塑令”。還有一些商家因為擔心顧客流失,也願意免費提供塑料袋。

  同時,一次性塑料替代品泛濫也是“限塑令”效果弱化的重要原因。《報告》顯示,45%的受調查超市提供平口袋、封口袋、保鮮膜等其他塑料膜。大型超市和全國連鎖便利店是免費提供這些不受“限塑令”約束的塑料膜的主要場所。謝新源說,這意味著塑料垃圾總量不一定減少,反而有可能增加。

  這種現象在國內一些禁塑地區也有所體現。一家民間環保組織近期對國內某禁塑地區進行的調研顯示,該地區對商家提供塑料購物袋的禁令執行得較為嚴格。同時,一些商家開始免費提供劣質的無紡布袋,消費者也往往使用一次就丟棄。該環保組織負責人認為,由於無紡布材料是聚丙烯,本質上也是一種塑料,污染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副會長、秘書長王永剛對記者表示,總體來講,“限塑令”主要作用是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實施以來,一些質量低劣、厚度太薄的塑料袋、一次性包裝等從源頭上得到控制,塑料袋質量變好了,“白色污染”治理效果也十分顯著。但近幾年,外賣、快遞行業用塑量不斷增長,“這既與行業增長過快有關,也和人們消費習慣難改、回收難度增大有關。”

  回收利用研發進展慢

(責編:仝宗莉、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