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十四五·代表委員說”系列報道

馬杰代表:我國已成功掌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技術

2021年03月06日09:1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黨委書記馬杰。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 (趙竹青)近期,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採樣返回,中國航天再次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以下簡稱二院)黨委書記馬杰表示,中國已成功掌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技術。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復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了多個重大突破——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其中,“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是此次任務“四大關鍵技術”之一。二院所屬25所自主研制的微波雷達,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階段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馬杰介紹,微波雷達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遠距離測量的唯一手段,由雷達主機和應答機組成,分別安裝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軌道器和上升器上。當軌道器、上升器相距約100公裡時,微波雷達開始工作,不斷為導航控制分系統提供兩航天器之間的相對運動參數,並進行雙向空空通信,兩航天器根據雷達提供信號調整飛行姿態,直至軌道器上的對接機構捕獲、鎖定上升器,成功完成交會對接。在此過程中,微波雷達是“千裡眼”,也是“順風耳”,既提供超高精度多維測量信息,又可實現兩個航天器之間的雙向通信,使交會對接更精准、更可靠,確保一次成功、萬無一失。

“此前的載人航天工程任務中,我國航天器在近地軌道進行過多次交會對接,都應用了二院微波雷達,五戰五捷的表現足以証明,我國已成功掌握交會對接技術。”馬杰說。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是在距離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軌道,測控環境更復雜,難度更大。據了解,為應對此次艱巨任務,微波雷達完成了多項技術創新,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並以“首先捕獲、穩定跟蹤、精確測量、可靠通信”的完美表現,見証了嫦娥五號的“太空牽手”之旅。

馬杰透露,天問一號探測器計劃今年5至6月著陸火星,屆時二院自主研發的新產品——相控陣著陸測量雷達,將在“落”的階段發揮作用。

據了解,今年是馬杰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13年。“履職要有責任心,人大代表不僅僅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多年的履職經歷讓馬杰感受到,人大代表是情懷,是責任,更是奉獻。2009至今,她通過深入學習、廣泛開展專題調研,先后提出了關於建立國家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制定我國質量教育法等的多項議案和建議。

馬杰表示,2021年將關注政府報告中關於科技自立自強、科研人才隊伍建設以及科技創新研發投入等方面的內容,圍繞科技創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等領域提出有關建議。

開局十四五·代表委員說”系列報道:

周勇委員:以“醫康養”一體化模式助推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

馬永生委員:加快氫能產業發展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徐冠巨代表:加快建立數字化供應鏈體系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姚勁波代表:加快數字化轉型 推進生活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王煜委員:創造適宜營商環境 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呂亮功代表:建議大力支持發展可降解材料 規范市場行為

王冬勝委員:打通粵港澳專業資格互認 助推區內人才流動

(責編:趙竹青、章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