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准入門檻 深化金融對外開放 專家:在負面清單基礎上加快推進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杜燕飛)金融業對外開放再提速,三大工作目標進一步明晰。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有序推進,取得積極進展。下一步要圍繞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使中國始終是吸引外資的熱土。
會議明確提出,一是持續抓好金融業對外開放承諾落實,主動對標開放程度較高的國際標准,推動形成以負面清單為基礎的更高水平金融開放。二是優化外資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准入門檻要求,完善金融機構母子公司跨境往來規則。優化外資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渠道和方式。推進完善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關的直接投資項目管理要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三是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構建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機制,保持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人民網記者,隨著我國金融對外開放逐步推進,外資控股、外商獨資的金融機構批設進入常態化階段。金融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都在提升。在廣度上,過去金融開放更聚焦於銀行業保險業,現在包括貨幣經紀公司在內的各個金融細分領域都在持續開放﹔在深度上,出現了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公司和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金融開放政策陸續落地,外資金融機構“跑步”進入我國市場,將為我國金融業注入新的活力,有助於提高我國金融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實現更高水平、更高層次和更加健康的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巨大動能。
“未來我國金融對外開放將會繼續有序推進,外資參與境內市場和內資參與境外市場的規模和程度會隨之不斷擴大。”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以負面清單為基礎的金融開放將進一步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會議也強調,要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構建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機制,保持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業內人士表示,在擴大金融開放過程中,需要統籌金融開放與金融安全,把防控系統性風險的監測評估、預警機制放在突出位置,使監管能力與開放水平相適應,在保証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再繼續擴大外資機構業務范圍,引進外資金融機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