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虛擬貨幣炒作當休矣

李華林
2021年09月30日08:15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虛擬貨幣炒作當休矣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10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明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建立健全應對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工作機制。同日,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發布《關於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宣布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將被正式列為淘汰類產業。

  通知甫一落地,即引起幣圈“地震”,虛擬貨幣當日全線大跌,比特幣、以太坊幾小時內大挫近10%,多家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紛紛宣布停止中國大陸業務。火幣表示,年底前,將對中國內地存量用戶完成清退。幣核、BiONE等平台直接選擇停止運營。

  效果如此立竿見影,原因在於新政策釋放出兩個前所未有的重要信號。一是多維度、多層次的風險防范和處置體系將建立,對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的監管,不再是單一部門的單一職責,而將是多個部門綜合施策。金融管理部門、網信部門、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將密切協作,從切斷支付渠道、依法處置相關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加強相關市場主體登記和廣告管理等方面系統施策,全方位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監管的“天羅地網”正在織密織細。

  二是明確定性虛擬貨幣和相關業務活動為非法金融活動。包括開展虛擬貨幣兌換、做市、中介等相關業務活動被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境外交易所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被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普通人參與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也存在法律風險。這表明幣圈不是法外之地,利用虛擬貨幣進行非法交易的“灰色空間”正越收越窄。

  至此,對虛擬貨幣的監管已從側重某一環節上升至頂層設計,全方位澆滅虛擬貨幣炒作“虛火”的監管框架正逐步形成,我國已經進入虛擬貨幣常態化監管新階段。

  事實上,我國對虛擬貨幣的監管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尤其是今年以來,央行等部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確虛擬貨幣不具有法定貨幣地位,禁止金融機構開展和參與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清理取締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和代幣發行融資平台,取得積極成效。

  之所以對虛擬貨幣重拳出擊,是因為相關投機炒作活動風險極大。虛擬貨幣的高度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點,易滋生出賭博、非法集資、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同時,還存在洗錢、資產轉移等問題,擾亂經濟金融秩序,給國家金融監管體系帶來挑戰。

  盡管在監管嚴厲打壓下,國內首次代幣發行(ICO)幾乎肅清,“挖礦”活動也偃旗息鼓,但由於造富神話的驅使,相關交易炒作活動仍屢禁不止,虛擬貨幣大漲大跌、死灰復燃的戲碼時不時上演。此次監管部門重磅出擊,再次彰顯出“一錘到底”的決心和態度:對虛擬貨幣的打壓沒有過去時,也絕非一時興起,更多切中要害的監管措施正在路上。

  由此觀之,虛擬貨幣炒作是到了該謝幕的時候了。一些仍在堅持“比特幣信仰”,期待搭上“幣圈”快車一夜暴富的幻想可以休矣﹔部分還在觀望風聲,潛伏地下“挖礦”、輾轉海外交易以待東山再起的“賭徒”也可以徹底放棄掙扎。全方位、不留死角的嚴監管下,虛擬貨幣炒作這列“過山車”終將駛到終點。

(責編:趙超、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