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守護網絡空間精神家園

——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側記

張亞雄 張哲浩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2021年10月14日08:0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守護網絡空間精神家園

  博覽會現場觀眾參觀工業抽油機仿真沙盤攻防演示 李政葳攝/光明圖片

  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博覽會現場 李政葳攝/光明圖片

  10月11日,觀眾在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博覽會參觀。新華社發

   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推進,網絡安全對國家總體安全、經濟社會運行、人民生產生活的影響愈加凸顯。

   10月11日至17日,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在陝西西安舉行。自2014年以來,中央網信辦等十部門共同連續舉辦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有效提升了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

  我國網絡安全工作根基不斷夯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信息時代發展大勢,提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指引我國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庄榮文指出,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央網信辦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加強網絡安全領域頂層設計,解決網絡安全領域突出問題,夯實網絡安全工作基礎,我國網絡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防護能力水平明顯提升。

   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台,使國家網絡安全工作根基不斷夯實。

   與此同時,我國高度重視青少年網絡權益保護,通過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出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加強青少年網絡行為的法治保障,有關部門開展“淨網護苗”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針對青少年的網絡不良信息、侵犯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

   “青少年一代與網絡朝夕相處,是共建、共治、共享網絡安全的主體力量。”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指出,青少年是網絡安全的直接受益者,要嚴格遵守互聯網相關法律和道德,抵制各種網絡亂象,努力養成文明上網、自覺維護網絡安全的良好素養。

   當前,網絡“勒索攻擊”時有發生,造成“斷通信”“斷運營”“斷零售”“斷肉”“斷交通”“斷生產”等諸多不良影響。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每11秒就會發生一次勒索攻擊,全年將超過300萬次。在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博覽會上,針對各種網絡安全問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國家電網、安恆信息、奇安信、綠盟科技等企業就網絡安全產品、網絡安全防范等問題給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

   “數字時代,網絡安全進入了‘深水區’。”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認為,未來網絡安全的形勢會越來越復雜,“如果我們要想享受未來數字時代帶來的紅利,就必須加大在網絡安全上的投資。”網絡安全行業應聚焦事前防御、事中運營、事后鞏固三大環節,全流程抵御勒索攻擊。

  培養高水平網絡安全人才

   網絡空間在給人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網絡安全的威脅和風險漏洞也日益凸顯。在12日舉行的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論壇”上,《網絡信息安全產業人才發展報告(2020—2021年版)》(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我國網絡安全產業人才需求高速增長,網絡人才隊伍不斷擴大。

   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尹浩表示,當前,單純依賴產品堆砌的防御方式難以應對復雜威脅,通過網絡安全服務形成管理閉環成為發展趨勢,網絡安全服務需求不斷提升。因此,要注重產教合作輸出、提升學科教育力度,進一步加快網絡安全專業人才隊伍梯度培育,健全網絡安全職業培訓標准和認証規則,培養實戰型網安人才。

   “當前世界正處於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大變局時代,AI也帶來了網安人才培養的新變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認為,應對AI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帶來的新變化,要主動破除圍牆思維,產教融合,建設更加開放的網安培養體系。應對網絡安全人才需求的深刻變化,應主動求變,重構教育環境、重構AI+安全課程體系、重塑教師的能力標准、重構能力評價體系,打造網絡安全的AI+教育新業態。

   西北大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處處長、網絡和數據中心主任賀小偉教授認為,對高校來說,做好網絡安全工作關鍵在於摸清學校信息資產的現狀和安全底數,及時發現安全漏洞、業務風險等安全隱患,時刻關注師生隱私泄露等數據安全問題,全面感知學校的實時安全態勢,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網絡安全管理。

  依法治網 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在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青少年網絡保護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預防未成年人網絡犯罪、建設未成年人友好型網絡空間、以網絡法治建設為引領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等主題,從理論和實踐層面進行了分享。

   《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0)》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已達99.2%,遠高於我國總體互聯網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互聯網的人數比例達到78%。

   “護航青少年網絡安全,要不斷彰顯法律的力量。”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表示,構建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網絡生態,要進一步織密織牢網絡安全保護法律之網。任賢良認為,網絡空間與現實世界一樣需要秩序,針對網絡空間亂象和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要堅持立法與執法相統一。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等不同主體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方面的職責和措施,以實現涵蓋線上線下的全方位保護,開啟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新篇章。”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杭元祥表示,加強未成年人法律保護是其中的關鍵。

   關於進一步推動青少年網絡安全法治環境建設,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長郭開元建議,一是做好不同層級的法律的銜接。針對青少年用網安全,我國已經形成了不同層級的立體化法律體系,但如何做好線上與線下、家庭與學校等各層面的銜接,仍有待完善與探索。二是做好精細化的立法工作。比如:對於游戲時間限制,如何執行、誰來監督?對於未成年人直播打賞行為,實踐中如何定性?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細化、明確。

(責編:趙超、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