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又破紀錄!袁隆平團隊湖南衡南雙季稻測產畝產突破1600公斤

記者 俞慧友
2021年10月18日08:05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又破紀錄!袁隆平團隊湖南衡南雙季稻測產畝產突破1600公斤

  “去年12月20日,袁隆平院士組織大家在海南南繁工作期間,對2021年超高產攻關工作作了部署,要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湖南等雙季稻區實施‘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攻關研究與示范’項目,也就是被我們稱為‘三千斤工程’的項目。今天,我們到衡南縣攻關示范點,就是來等待這一攻關項目‘成績’的。我們預計產量相比去年會更高。”10月17日,湖南衡南,由湖南省農學會組織的“2021年南方稻區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測產驗收現場,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所謂三千斤工程,是雙季稻區實施“早稻+晚稻”組合周年畝產總產量達3000斤的目標。採用的攻關品種,根據南方稻區不同生態區域條件,主要採用超級雜交早稻,以及通過籼粳亞種間優勢利用培育出的超優千號、第三代雜交水稻三優一號等產量潛力有重大突破的水稻組合。今年湖南衡南縣示范基地的種植品種,為早稻株兩優168與晚稻第三代雜交水稻三優一號。雜交早稻目標為畝產600公斤,雜交晚稻目標為畝產900公斤。

  衡南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無霜期282天,溫光資源可充分滿足雙季稻生長所需。此次測產示范點所在的衡南縣向陽橋街道清竹村梓木沖,基地稻田總面積120余畝,其中第三代雜交稻種植核心示范區面積30.5畝。

  示范基地2019年開始承擔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超高產攻關試驗示范。

  今年,示范基地早稻攻關品種雜交稻株兩優168,在7月12日經湖南省農學會組織的測產驗收,平均畝產為667.81公斤。晚稻攻關品種第三代雜交稻三優一號,則在10月17日測產。記者在現場看到,稻田裡稻谷生長旺盛,穗大粒密,莖稈粗壯,穗上挂著飽滿而顆顆分明的金黃稻谷。“用我們專業說法,它結實率高,充實度好,落色好,葉青籽黃,雜種優勢強。”李建武托起一把金燦燦的穗子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按“三千斤工程”目標計算,要達目標,對“攻關選手”三優一號而言,是比較輕鬆的,隻要測產產量達畝產832.19公斤即可攻關成功。不過,這一數字顯然顯示不出它的實力。

  三優一號為第三代雜交稻。它是第二代雜交稻(兩系法雜交稻)的升級版,解決第二代雜交稻制種安全問題的同時,它還解決了第一代經典雜交稻(三系法雜交稻)配組不自由問題。換句話說,它集合了前面兩代雜交稻的優點,還規避了前兩代雜交稻的缺點。除制種和繁殖簡便,相較前兩代雜交水稻對肥料和水的需求而言,第三代雜交稻更“低調”,更有利於產業化、從試驗田走向尋常農民家,因此被袁隆平院士評價為“未來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一條理想途徑”。

  李建武很自信,今年這一品種的測產結果,較去年(測產平均畝產911.7公斤)會更高。一則,今年插秧時就保証了前期的基本苗數,基本苗數比去年插秧時多一些,這樣后期的有效穗就會有所增加。二來,肥料上也結合三優一號這一品種的大穗特征,在中期適時適量地施用了穗肥,助力大穗形成。三則,在氣候上,從9月初抽穗到10月5日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湖南保持著晴好的天氣條件,有利於水稻的灌漿和結實。

  當地縣農業農村局也介紹稱,為做好水稻增產的“后勤服務”,他們組織了一支責任心強、業務精湛的工作專班,針對三優一號制訂栽培技術規程,對關鍵技術集成組裝、配套創新。包括適時播種、精心育秧,適齡移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和綠色防控等。

  在“人為”和“天時”的雙層加持下,今年三季稻增產可期。

  最終,實地測產結果公布:晚稻三優一號實地測產平均畝產936.1公斤,雙季稻總產量平均畝產1603.91公斤,刷新紀錄成功!也超過袁隆平院士既定畝產目標200斤!

  “袁院士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生前確定的科研攻關目標一刻也不能停。我們會沿著他定下的目標一直努力下去,一定會交出越來越好的成績。第三代雜交水稻是我們科技創新的一個代表,標志著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實現了新突破,向高產優質品種培育邁出了堅實步伐。”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張德詠說。

(責編:趙竹青、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閉幕 呼吁加快實現可持續交通
  人民網北京10月17日電 (記者喬雪峰)10月16日,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京閉幕,100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專家、活動家和商業領袖出席了本次大會,大會呼吁加快實現可持續交通運輸,從而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改善數十億人的生活。 閉幕前,大會發表了《北京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宣言》介紹了可持續交通的重要性,闡述了加快向可持續交通轉型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提出了恰當採用新興技術是解決諸多挑戰的關鍵,鼓勵各國開展國際合作、能力建設和知識交流,推進技術發展和創新,推動可持續交通運輸系統和基礎設施向農村及偏遠地區、特殊處境國家延伸,加強全球道路交通安全,提高抗風險能力和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能力。…
我國對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劃出紅線:禁止不當干預正常經營
  人民網北京10月17日電 (黃盛)中國銀保監會在公開征求意見4個月后,正式發布實施了《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為監管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從持股行為、治理行為、交易行為、責任義務等四個方面提出更為嚴格的監管標准,並明確指出禁止大股東不當干預銀行保險機構正常經營。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小機構股權普遍較為分散,控股股東很少,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股東隻能按照主要股東(5%)的標准實施監管,從而出現監管不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