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經濟新觀察”系列報道五
唱響奮進凱歌 鄉村振興展開新畫卷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三農”向好,全局主動。
今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良好,鄉村富民產業發展勢頭正勁。各地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做精鄉村休閑旅游業,做大農產品電商,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1-9月,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同比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726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到42169億元……
近日,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明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專家學者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2021年鄉村振興全面提速,從農村產業發展壯大到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新圖景不斷鋪展開來。
直播帶貨 開辟特色產品“綠色通道”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龍頭”昂,產業興。眼下,黃燦燦的“九月紅”臍橙挂滿枝頭,2021年秭歸臍橙產季正式拉開帷幕。“這幾年好多在外打工的鄉親都跑回來種橙子、賣橙子,在家門口掙得比外面多咧。”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橙子種植戶王強笑開了顏。
盡管秭歸臍橙品質上乘,但由於品種單一、扎堆上市,銷售艱難。“2004年前后,很多果農幾乎對臍橙失去了信心,紛紛外出務工,很多果園荒廢了。” 湖北省秭歸縣柑橘協會秘書長向長海回憶道。
為把資源優勢變為發展優勢,近年來,秭歸縣立足“晚”字,調整臍橙種植結構,推動錯峰銷售。“把臍橙從農產品打造成工業化商品,除了要解決好產業鏈前端的種植問題,還要解決好后端加工銷售問題,最關鍵是做好標准化分級文章,讓消費者放心消費。”秭歸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蘭華鋒說。
今年以來,我國農村電商呈現加快發展新態勢。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14293.1億元,同比增長16.3%﹔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043.9億元,同比增長1.5%。
走在種植戶付玉軍的果園,沉甸甸的果實散發著清香,生態種植、田頭加工、基地直播三種獨特的農業場景在這裡相映成趣。“臍橙種得好,還要賣得好,把整個產業‘蛋糕’做大了,才能真正通過產業帶動老百姓增收。”秭歸七公主果園生態農業公司總經理付玉軍說。
更吸睛的要數車間內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在這裡,手機成了新農具,主播們面對鏡頭試吃、測評、講解,用小屏幕連接起大市場,忙著向海內外推銷來自三峽庫區的“甜蜜味道”。
秭歸臍橙的現狀只是做大農產品產業“蛋糕”的一個縮影。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帶旺了農產品消費。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我國鄉村市場銷售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新培訓電商人才4053人次,一大批秭歸農村青年搖身變成以直播帶貨為職業的新農人,把更多當地農產品推向全國。” 秭歸縣商務局電商辦主任劉浩天表示。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表示,產業興則百業興,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首要任務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張紅宇認為,要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給鏈、完善利益鏈,實現農民更多就業,實現更大幅度的收入增長,通過提高規模效益和集約化程度,讓農業項目不斷提升品質。
“鄉村振興是篇大文章,隻有重視產業振興才能使中國的農業更強、使中國的農民更富、使中國的農村更美好。”張紅宇說。
厚植生態 繪就鄉村振興“綠色畫卷”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夜幕降臨,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阿妹戚托小鎮,廣場上一群盛裝的“姑娘”,圍著篝火“踏地為節、以足傳情”。
曾經的晴隆縣三寶彝族鄉,是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區,山地多、平地少,缺水嚴重,彝、苗等少數民族比例大,是“少、邊、窮”地區,2016年被列為貴州省20個極貧鄉之一。
阿妹戚托小鎮。圖片來源:晴隆縣人民政府官網
2017年6月,三寶彝族鄉全鄉1317戶6263人全部搬出大山、遷至縣城近郊的阿妹戚托小鎮,該鄉也是全國唯一整鄉搬遷的建制鄉。
如今,風景如畫的阿妹戚托小鎮,已是具有苗村和彝寨風情的旅游特色鎮。“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后,后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46歲的王幺妹曾是三寶鄉三寶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和村民們一起搬到阿妹戚托小鎮,全家5口人分得一套100平方米的二層新房。如今,她白天在小鎮打掃衛生,每月有1800元收入,晚上7點到9點去廣場跳舞,每月又有1000元收入。“生活在景區,工作在景區,心情哪有不好之理?”說到現狀,王幺妹咧嘴笑。
前不久,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在介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有關情況時表示,截至2020年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農村長期存在的臟亂差局面得到扭轉,村庄環境基本實現干淨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環境衛生觀念發生可喜變化、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步。
在張紅宇看來,中國城鎮化道路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大部分農民工就地就近在縣城鎮安居就業,並保留在農村的相應權利。同時,通過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戶籍制度改革以及實施城鄉均等的公共服務,最終由城鄉二元體制過渡到城鄉融合的一元化格局是必然趨勢。“這本身也是現階段中國特色城鎮化表現的重要特征。” 張紅宇說。
2021年阿妹戚托小鎮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正如“阿妹戚托”的寓意——“告誡族人要勤儉持家、敬老愛幼,家道才能興旺”,如今從大山裡搬遷出來的群眾,正在用他們的雙手雙腳創造新生活。
金融發力 激活鄉村振興“綠色引擎”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家庭農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家庭農場在各項政策的推動下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在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的雲峰農場,蘋果種植戶董京鋒一邊打量自家採摘待售的果子,一邊盤算著自己的收入,“今年蘋果產量能達到8萬斤,收入差不多能摸到20萬元門檻。”
王海軍站在自家大棚裡展示剛剛採摘的火龍果。人民網記者 李棟攝
“大雪”過后,萬物潛藏。而在沂源縣火龍果種植戶王海軍的大棚裡,52畝的火龍果紅彤彤煞是誘人,也讓王海軍成為了一方的致富能手。
很長一段時間,像董京鋒、王海軍這樣的果農囿於生產資金貸款不足,規模難以擴大。自從得到金融低息貸款支持,助農資金猶如一汪清泉灌溉著當地種植業,當地果農開始購置農資,陸續擴大生產規模。
“今年,種植的52畝火龍果產值能達到300萬元,新大棚擴建后產值估計可達1000萬元哩。”王海軍暢想著今后的打算。富民鄉村產業持續向好,返鄉留鄉農民工基本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張紅宇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持續增強,國家已構建了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投入、財政、金融信貸在內的完善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對促進農業產業安全,推動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堅定的支撐作用。
田野“沃土”是金融服務的“熱土”。“不同區域、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產業有不同的優勢,但共同點是需要服務的產業多、業態多。在新形勢下需要研究怎樣提供多元化金融信貸產品,有利於從業者選擇,更高效的服務鄉村振興。”張紅宇說。
農村穩天下安,農業興基礎牢,農民富國家強。百尺竿頭,砥礪前行,鄉村振興更多精彩故事正在中國這片實干的熱土上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